在宫廷因高宗李治病重而陷入混乱不堪的危急关头,武媚娘挺身而出,犹如一轮璀璨的烈日,照亮了这混沌的局势,开始牢牢掌控宫廷大局。
武媚娘身着一袭绣有凤凰图案的华丽凤袍,端坐在朝堂的高位之上,她身姿挺拔,目光坚定而沉着,透露出一种令人敬畏的威严。她的声音清脆而有力,回荡在朝堂的每一个角落:“诸位大臣,如今皇上病重,国家大事不可有片刻荒废,本宫定当竭尽全力,与诸位一同维持朝纲稳定,守护我大唐的江山社稷。”
大臣们面面相觑,心中虽有种种疑虑和担忧,但在武媚娘那凌厉的目光下,也不敢轻易表露出来。
武媚娘有条不紊地开始处理各项纷繁复杂的事务。她首先将目光投向了边疆战事,对着兵部尚书严肃地说道:“边疆战况究竟如何?粮草军备是否充足?如实道来!”
兵部尚书额头上冒出细密的汗珠,恭敬地回答:“回娘娘,目前边疆局势紧张,敌军来势汹汹,我军将士奋力抵抗。只是粮草军备的调配上确实存在一些困难,尚在加急筹备之中。”
武媚娘皱起眉头,神色凝重,说道:“此事关乎边疆将士的生死和国家的安危,切不可拖延。你等需立即制定详细周全的计划,务必确保边疆将士无粮草军备之忧,能够安心御敌。若有延误,严惩不贷!”
接着,她又将视线转向户部尚书,语气严肃地问道:“今年的税收情况如何?百姓是否能够安居乐业?”
户部尚书连忙躬身回道:“娘娘,今年税收虽略有增长,但部分地区遭遇了严重的灾荒,百姓生活困苦,流离失所。”
武媚娘微微颔首,果断地说道:“即刻开仓放粮,救济灾民。同时,减免灾区的赋税,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
在处理完繁重的政务后,武媚娘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后宫。贴身宫女小兰心疼地说道:“娘娘,您如此日夜操劳,身体可怎么吃得消啊。”
武媚娘轻轻叹了口气,微微一笑道:“如今局势如此不稳,本宫又怎能安心休息?唯有尽快稳定局面,才能让皇上安心养病,让百姓免受苦难。”
这时,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臣王大人前来求见。
王大人忧心忡忡地说道:“娘娘,您此番掌权,恐怕会招来诸多非议啊。”
武媚娘目光锐利地看着他,坚定地说道:“本宫所做的一切皆是为了大唐的江山稳固,为了百姓的安宁,何惧那些非议?”
王大人说道:“但自古以来,后宫不得干政,娘娘此举恐怕会引发朝堂动荡,还望娘娘三思啊。”
武媚娘打断他的话,铿锵有力地说道:“非常时期,当行非常之事。若本宫此时退缩,这大唐江山恐生更大的变故。本宫相信,只要一心为国,问心无愧,定能度过此次难关。”
王大人无奈地叹了口气:“娘娘所言也有道理,只是行事还需更加谨慎,以免被别有用心之人抓住把柄。”
武媚娘说道:“多谢大人提醒,本宫自会小心应对。”
不久,又有大臣前来紧急汇报:“娘娘,南方突发大水灾,无数百姓流离失所,急需救援。”
武媚娘毫不犹豫地说道:“立刻派遣得力官员前往灾区,组织救援,务必确保百姓的生命安全。同时,尽快开展灾后重建工作,让百姓能够早日重返家园。”
大臣领命匆匆而去。
武媚娘轻启朱唇,对着身旁低眉顺眼的太监小李子缓声吩咐道:“传本宫旨意下去,着令宫中所有人等务必节俭用度,节省一切可有可无、无关紧要的开支。要知道,这些省下来的财物并非用于宫廷享乐,而是要送往灾区,以解那里民众的燃眉之急。”
小李子忙不迭地躬身应道:“是,娘娘。奴才这就去办。”说罢,他匆匆转身离去,前去传达武媚娘的旨意。
没过多久,在一次庄严肃穆的朝会上,众大臣正襟危坐,聆听着朝堂之上的各种事务汇报。忽然,有一位大臣站了出来,拱手施礼后,言辞恳切地向武媚娘进言道:“娘娘啊,您所做的一些决策,依微臣之见似乎有些操之过急了些。凡事都应该三思而后行,从长计议才好,如此仓促行事,恐怕会带来意想不到的不良后果呀。”
武媚娘闻听此言,一脸正色地回应道:“诸位爱卿,如今国难当头,百姓受苦受难,我们怎能慢条斯理、犹豫不决呢?时间紧迫,容不得我们有丝毫耽搁。若不能当机立断,采取果断有效的措施,又怎能迅速解决眼下的难题?又该如何拯救那些处于水深火热中的黎民百姓?本宫深信自己的判断没有错,同时也期望在座的各位大臣能够摒弃私心杂念,齐心协力,共同为咱们国家的繁荣昌盛而不懈努力!”
武媚娘这番义正辞严的话语,犹如洪钟大吕一般在朝堂之上回响。大臣们先是面面相觑,随后纷纷颔首表示赞同,并对武媚娘的果敢和决断由衷地感到钦佩不已。
武媚娘对李显温和地说道:“显儿,你要多多学习治国之道,积累经验,增长见识,将来才能担当起治理国家的大任。”
李显恭敬地回答:“儿臣谨遵母后教诲,定当勤奋学习,不辜负母后的期望。”
随着时间的推移,武媚娘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