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自于五湖四海,出门在外无非就为了一个‘钱’字。
当新朋友听了这句话都会觉得这话说的很实在,常言道:三十不豪,四十不富,五十将来寻死路。自己跑这么远出来无非就是想寻个好工作,而寻好工作到头来还是为了多赚点钱。
宋玉怀继续言:那么赚钱的方式无非就两种,一种是体力劳动、一种是脑力劳动。体力劳动又分为三种:务农的、打工的、上班的。
通常务农的羡慕打工的,打工的羡慕上班的。他们往往是付出的多而回报的少,要想从繁重的体力劳动解脱出来,那就要从事脑力劳动。
(新朋友想:这话也不错,想想自己的老一辈,在家一年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累的一身臭汗,满手茧子撑死赚个万八千的。赶上老天照顾能多收获些,老天哪年万一不给力,很可能就颗粒无收了。所以城市里的农民工每年都呈递增趋势,虽然打苦工也累,但要比种地赚的多,生活所迫没办法。)
脑力劳动又分为三种:科研的、从政的、经商的。科研呢我们没有那么好的天赋和学历;从政呢又没那么好的背景和能力;那么我们只好从事经商。
新朋友点头表示赞成。宋玉怀继续讲:
而如果想经商,就必须了解我国商业的发展趋势,我国商学院副院长杨谦教授把我国商业发展分为三个阶段,也就是我接下来要给你讲的三商法。
此处用了个名人效应,虽然新朋友没听过杨谦教授这个人,但是一听‘我国商学院院长’这个称号就肃然起敬了。就像前不久那个卖猪肉的清华大学生,卖猪肉的不稀奇,但是一听是清华毕业的就觉得稀奇了。
一商法10+10+10+10+10=50
一商法:产品死气尘尘的放在柜台内,等待着四面八方的顾客前来购买,这是一种守株待兔的形式,卖出一份产品,得到一份利润,商业学家给他一组很形象的数字表达形式,五个10相加,他等于50。社会在不断的向前发展,一商法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潮流,于是便出现二商法。
新朋友对商务学不是很懂,这时才明白原来开店的用的卖货方式叫做一商法,这还是第一次听说,算是增长了见识,迫不及待想知道二商法是怎么回事。
二商法公司/员工(雇佣)10×1+10×2+10×3+10×4+10×5=150
二商法:他是以公司的形式的出现,公司在全国各地雇来大量的员工,公司与员工的关系是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由于他们是雇佣与被雇佣关系,所以会有阶级矛盾产生,效益工资比较低,一般只能达到15%--30%之间。
商业学家也给它一组很形像的数字表达形式,10×1+10×2+10×3+10×4+10×5=150。历史的车轮是不段向前转的,很快二商法也跟不上现代社会的潮流,于是在二商法的基础上,便产生了当今社会最先进的三商法。
友情提示:不爱听课的可以跳过。我知道有些人就是看故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