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其他类型>穿越渔村的韩娴> 第79章 郡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9章 郡主(1 / 2)

随着皇上一声令下,退朝的声音响起,群臣纷纷离开大殿。洛锦华也跟着众人一同走出朝堂,心中暗自盘算着如何开展试点工作。他深知此事关系到国计民生,必须谨慎对待。回到王府后,洛锦华立即召集亲信幕僚,共同商讨具体方案。

经过一番激烈讨论,他们终于制定出一套详细的计划。首先,洛锦华决定挑选几个农业发达、人口密集的地区作为试点,如江南水乡等地。这些地方土地肥沃,气候宜人,适合农作物生长。通过在这些地区推广新作物,可以更好地检验其适应性和产量。

其次,洛锦华打算派遣得力官员前往各地,组织农民学习红薯和稻米的种植技术。这些官员需要具备丰富的农业知识和经验,能够有效地传授种植技巧,并解答农民们遇到的问题。同时,他们还要负责协调当地政府,为农民提供必要的物资支持和政策优惠。

最后,洛锦华意识到要确保试点工作的顺利进行,必须建立一支专业的监督队伍。这支队伍将负责检查各项措施是否得到落实,以及是否存在贪污腐败现象。一旦发现问题,他们将及时上报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此外,监督队伍还应定期向洛锦华汇报工作进展情况,以便他随时了解试点工作的动态。

洛锦华深知这项任务艰巨,但他相信只要精心策划、认真执行,就一定能取得成功。他期待着看到红薯和稻米在全国各地广泛种植,为百姓带来更多福祉。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他的努力和智慧。

然而,在实施过程中,洛锦华遭遇了重重困境与阻碍。一部分地方官员贪污受贿,暗箱操作,私自克扣种子,使得众多百姓难以获取充足的种子用于种植。此外,还有一些百姓对新技术抱持怀疑态度,犹豫不决,不敢轻易尝试种植红薯和稻米。

面对如此棘手的难题,洛锦华毫不犹豫地展开行动。他雷厉风行地打击贪污腐败行径,严惩那些涉案官员,绝不手软。与此同时,他亲自走进田间地头,与百姓亲切交流,耐心地向他们宣传新技术带来的益处,激励他们勇敢地去尝试。

在洛锦华坚持不懈的努力之下,试点工作终于迎来了显着的成果。红薯和稻米的产量实现了大幅度增长,百姓们的生活水平也有了明显提升。亲眼目睹这一切,洛锦华内心感到无比欣慰。

伴随着试点工作的顺利完成,洛锦华开始将成功经验推广到全国范围内。他在朝廷里极力推崇红薯和稻米的种植,并鼓舞各地官员积极投入到推广这项技术中来。刹那间,全国上下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种植红薯和稻米的热潮。

与此同时,洛锦华也没有忘记韩娴。他知道韩娴一直对知识充满渴望,于是他时常关注着她的学习进展,并派人送去各种珍贵的书籍和资料,希望能帮助她更好地提升自己。并且将自己的真实姓名告知,也请罪了不告知的原因!以后就叫他锦华,或者锦华哥哥也是都随韩娴的意!

经过漫长的一个月的赶路,大内总管刘公公终于来到了福宁县北澳村。他一路风尘仆仆,但脸上始终带着微笑,因为他深知此次任务的重要性。刚一进村,就有许多好奇的村民围拢过来,想看看这位来自京城的大人物究竟带来了什么消息。众人议论纷纷,有人猜测可能是朝廷要给韩家赏赐,毕竟韩家出了个才女;还有人认为这一定与韩娴有关,也许是皇上又赐封了她更高的头衔。村里已经很久没有这样热闹过了,上次如此阵仗还是韩娴被册封为乡君的时候,再往前推则是韩家两兄弟同时考中秀才时的盛景。

刘公公轻车熟路地来到韩家门口,再次见到了熟悉的场景。他微微一笑,让人去敲响了韩家的大门。门房打开门后,疑惑地看着门外的一群陌生人,问道:“请问诸位来到此处所为何事?”刘公公上前一步,大声说道:“快去通知你们主家所有人都出来,咱家奉皇命前来传旨,请速速接旨吧!”

韩家所有人上至外祖父,外祖母,下至下人小孩都出来到院子口,村长也带着村民全部来到韩家院子,所有人全部跪了下来道:“叩见皇上,吾皇五岁万岁,万万万岁!”

总管将圣旨缓缓打开,他的声音抑扬顿挫地响起:“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众人纷纷跪地,听着总管宣读圣旨。

“今福宁县,北澳村韩家韩娴,品行端庄,才思敏捷,刻苦钻研种植出高产稻米,其次发现红薯这等新的高产粮食,朕心甚慰特封为福宁郡主,封地为福宁县!其父韩实,其母李兰儿教导子女有功,特赐官升二级!另奖赏绫罗绸缎二十匹,黄金一千两,上等文房四宝五套,黄金头面珠花五套等等!钦此!”

读完之后,总管双手捧着圣旨,递给了韩娴。韩娴接过圣旨后,她和家人齐声高呼:“谢主隆恩!”

韩娴心中充满了感激之情。她知道,这个封赏不仅是对她个人努力的认可,更是对整个家庭的肯定。她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不负众望,继续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郡主,为国家和人民做出更多的贡献。

人群已经开始小声的议论了,他们惊叹于韩娴的成就,纷纷表示:“咱们村出来个郡主,咱们韩家祖坟冒的不仅仅是青烟啊!”有人甚至开玩笑说:“以后咱们是不是要给韩丫头下跪喊郡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