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有议论,说太学收学费,学成后有功名出身,与开纳无异。”
听了朱常洛的话,申时行立刻说道:“一年学资仅六两银子,即便小学苑,三年学满有了生员出身,不过十八两银子,开纳功名哪里是区区十八两银子能得的?愚人之见,陛下何须放在心上?”
“说这些话的,可不是寻常百姓。”朱常洛看着太学的官员们,“无非以前国子监里要么是举监、贡监,要么是恩荫。不仅不用交钱,还有些钱粮可领。现在太学反而要收钱,士绅之中不少都放着朝廷一片苦心不说,只是百般诘讽。士风如此,太学责任更重啊。”
太学官员们自然先连声称是,申时行和朱国祚则没办法,站出来请罪。
“田义。”
皇帝吩咐了一声,田义就让人捧了一堆书出来。
“太学平常如何管理,朕和赞画馆等琢磨了一下,拟了章程出来,你们都看看。”
相比他们,朱常洛有过更为系统的教育经历。大型的学校里,许多规章制度当然是信手拈来。
再与翰林院之中的科举佼佼者对了对,就有了这些章程。
朱常洛只说道:“确实家贫者,朕亲设助学金;品学兼优者,朕也设了奖学金。设太学,就是要为国培养人才。每月例考、每季小考、每年大考,无不照章记分。或升或留,学成亦或肄业,都要赏罚分明。”
记分并不奇怪,国子监就是这么做的。
洪武十六年就定了画圈积分制度。
学生每出勤一天,便用红圈在考勤本自己的名字下画一个红圈,如果缺勤则用黑圈表示。圈够七百个圈,方能够有升入高级班的资格。
而在高级班,每个季度的第一个月,“试本经义一道”,第二个月则“试论一道,诏、诰、表内科一道”,第三个月则“试经史策一道,判语两条”。每一次考试优异者,给一学分,稍有欠缺者给半分,非常差的则不给分。每一年如果能够积满八个学分,便具备了“毕业”的标准,不及格者则要“留级”。
目前,朱常洛也懒得去动如今教学的大纲,那涉及到正在争论的学问大道。
但是大学苑还好,中小学苑要求的学力更低一点,有一些可能还是孩子,具体的课程梯度划分,朱常洛还是强行加入了对于算学、地理等杂学百科基础知识及体魄的要求。
皇帝有备而来,太学官员们看了看申时行和朱国祚。
朱常洛也在看着他们:“从小学到大学,如今当然也有诸多经典可学。但是将来,要编出更明确、难易更清楚的教材来。各人天资不一,正如有人能高中进士,有人只能止步于生员。朝廷用人不嫌多,怎么样让生员、举人出身也有足够学识能处理政务,这就是太常寺和礼部将来要考虑的了。”
这件事起了头,接下来就是渐渐完善。
而朱常洛准备花更多精力的,其实是在百家苑。
这边把问题丢给他们,随后又商议了一些太学每年考选、学生管理和教学管理、财务管理的细节,朱常洛说道:“开始陆续接待学生入学、分配学舍,太学明辨学生家境。明年正月十六正式开学时,朕亲来太学,届时便分发第一批助学金。”
学舍必定还不够,只能像国子监一样,供其中的优等生住宿。
太学也不管吃,还是要花钱饱腹。
读书从来是不容易的,所以寒门真正考出头,都需要家里供着脱产学习。
但脱产一辈子考个秀才,除了享受一点优免,对国家来说又有什么用处?
朱常洛站了起来看着他们:“这第一批太学的学生,三年之后,该有赐同进士出身的,也有可授举人的,更可能在这三年之内就应乡试、应会试的。朕盼着三年后,已经有一批太学学生官袍在身,为国效力。太常寺专研学问大道,太学专育治国之才,卿等谨记这目标!”
实用的皇帝把太学的规矩定下来之时,已经有来自不同地方的学子在寒冬腊月的路途上。
有二十多岁的,也有十岁左右的。
在各地今年的赋税征收已经到达尾声的时节,毕竟还是有很多人选择了改变,期待太学成为家中子弟的另一条出仕通途。
其中,有不少都是看中太学里学完几年必定会有出身的。
而对于那许多三十以上屡试不第的其他落榜生,摆在他们面前的又是关于明年恩科的新规定:恩科不允四十以上的举子应考。
一面是这一波辞职潮带来的许多官位,许多门路广的也许能获得举荐的机会。
一面是将来可能越发严格的科举考试规定,皇帝明摆着不鼓励一辈子去考科举。
怎么选择,成为了许多年纪偏大的秀才举人们这个冬天要做的决定。
关键是:朝堂上新君好像已经起势了,那么多老臣都压不住新君带来的快速变化。
在这种快速的变化面前,总有迟钝的,也有敏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