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大林看明白了。
老苏家的这一家老小人不少,可就是没有一个会拦着小六的……
“大力哥,嫂子,咱们也一道去吃饭吧。”苏大林说完擦了擦脸上冒出来的汗,心道:总得先吃两口肉他才能有劲爱抚社员们呐!
毕竟这可是话本子里头常说的会吃人的老虎啊。
哪怕沈家那个小子打死过一头,但……
可不是人人都有能制服老虎的本事的。
……
食堂内,刚才还被吓到的众人,转瞬间又捧着碗底的肉笑的开怀。
恩威并施,莫过于此了。
-
吃完了饭。
苏振华跟着一大家子人往家去。
一路上家里的孩子们都忍不住的瞧着他看,尤其是三个男娃子满眼的激动,像是在感叹家里刚回来的‘爷爷’居然这样厉害一样。
“娘。”
走在前头的苏淼淼靠近自个娘道:“爹回来的事四哥四嫂还不知道呢。”
赵桂芬听了这话,忙拍了下手,神色微紧:“哎哟,还好乖宝你提醒我了。娘差点忘了,这个月开头了咱们还没往你四哥那走一遭。”
月月该拿的东西还没拿呢。
再者,老四家那对二月底生下来的龙凤胎如今也有四个月大了?也该会咿呀学语了。
之前几个月去拿东西的时候也顺带看。
两个奶娃子每天就是躺在秦父托老木匠定的小摇床上吃了睡、睡了吃,跟小猪崽似的。
开春那时候老四说因着现在都是朴实节约的政策,所以满月酒也没办,也就是家里三个大人吃了顿家常饭,然后给相熟的邻居们挨家送了红鸡蛋。
主要只是图个喜庆,不敢铺张浪费。
县里人多眼杂,怕遭红眼病举报将好事变坏事。
再加上各地旱情愈发严重,城里稍微消息灵通些的人家都生怕乡下田地里的庄稼绝收,以至于现在手里有余钱的人也不敢乱花钱,一个二个的都在找门路预备多买粮食存着呢。
好在青山县里有红市在,不在政府单位上班的工人们直接悄默买,有钱就买,还说是给乡下朋友捎带的。
就连在单位上班的都开始找远亲、绕几个圈才敢去红市买粮。
总的来说,红市的生意是越来越好了。
而秦父身为县供销社的经理,消息比一般人还要灵通,连带着当女婿的苏四哥也跟着听到了不少消息,这才下了决断。
赵桂芬皱眉:“现在旱了快三个月了,要不是打出了井水估摸着都要因为争口水喝闹出事了……”
苏淼淼没吭声。
这才三个月。
然而书中描述的可是大旱三年。
不过照着眼下的情形看来,书中描述的那三年的苦也不尽是因为天灾,也许还有人祸。
天灾难改,人祸可避。
若是局势动荡了,受罪最多的要属金字塔最底端的人。
世道一乱,道德沦丧,举家逃荒……
纵然不愁吃喝,但乱世里世事难料。
苏淼淼拉着自个娘的胳膊。
娘年轻时已经吃遍人间了,现在决不能再经受一次。
今年是灾厄开始,一切都还来得及。
既已入局,来不及也要来得及。
-
一九五九年,六月六。
芒种,也称‘忙种’。
以往这时节乡下最忙了,不过现在,可不敢‘忙着种’了。
生产大队里的水源是有限的,干旱的时候怕水供应不上田,根本不敢多开荒种地,生怕粮种‘渴’死在地里被糟蹋。
再加上现在每亩地每一处庄稼都要日日浇水,庄稼要紧,人也要紧……
地底下有多少水,不知道。
什么时候能下雨,也不知道。
人总要提前为自己留点后路吧。
“……”
苏家庄生产大队,一大清早乌漆嘛黑的天还没亮,老苏家的人就都起了。
“乖宝,快起来了!娘算准了日子,今个你四哥放假,咱们上门去看看。”
苏老太太站在闺女门口脸上挂着笑,自打孩子爹活着回来之后,她这心里的气顺了不少。
苏淼淼应了一声,脑子还没醒,人就起来了。
她身上穿着四嫂给做的布拉吉碎花宽袖连衣裙,接着半睡半醒的随手拨了拨额前的刘海,便开了门。
夜里洗完澡后自然风干的长发被娘编成了两股乖顺的麻花辫,睡一夜也没压乱。
十七岁年纪的娇俏姑娘,刚睡醒时的样子便如出水芙蓉一样俏皮又可爱。
赵桂芬看着被自己养的白白嫩嫩的闺女,越看越喜欢:“小六啊,快洗把脸,娘把早饭都给你装好了,咱娘俩边走边吃。”
“现在天热,走晚了娘怕你晒的浑身刺挠的疼。”
小姑娘爱美怕热,露出半截胳膊在阴凉地确实凉快,但太阳一出来就像火烤似的。
“我听他们说县里码头那准备了二十条龙舟,说是端午节要比赛划龙舟,有个婆子说是要纪念屈什么的,但我听咱大队的婆子们划龙舟能求龙王下雨,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这章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