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室,“走。”
看着快速离开的两人,曹权撇了一下嘴,随即和主任说了一声后,便回了办公室忙活。
“小曹,康主任打电话了,问你这边有没有进展?”
第二日上班,刚放下包,魏秋就找了过来。
“正要找你呢。”
曹权赶忙打开了自己的包,从里面拿出了一个本子,“这是我昨晚做出来的详细方案。”
魏秋眼睛亮了一下,顺手接过本子就翻看了起来。
这一看,他的表情可就精彩了。
一会儿眼睛放光,一会儿却又眉头紧锁。
看了几页后,魏秋猛地合上了本子,“这样吧,咱们先开个小组会,大家一起讨论一下。
我们这边有结果了,再和康主任联系,你看怎么样?”
曹权点头。
这事情本来就该这样。
五分钟后,魏秋治疗小组集合了起来,同来的还有刘主任,和今天没有手术任务的一位副主任。
时间仓促,没有将资料人手一份。
曹权也就不谦让了,直接拿着自己的本子,走到了最前面。
“针对这位女伤者的具体情况,我的治疗方案将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不论是骨折、错位,还是软组织损伤,同时用手法整复治疗,然后再辅以活血化瘀的药。
具体为......”
“第二阶段,巩固手法整复治疗,用药换成接骨药......”
“第三阶段,保功能。
采用手法治疗和功能锻炼,这时候选用舒筋活络的药物,同时也要保证这三者同时进行......”
写了有个十来页,但是说起来,也就七八分钟的事情。
等到曹权这边说完,所有人却都没有第一时间说话。
只有刘主任在短暂的沉默后,轻皱眉心问道,“曹医生,你的意思,患者这一次的治疗,完全采用手法整复?”
曹权认真的点点头,“对,手术治疗后,有些东西我就没有把握了。”
刘主任不说话了。
仔细了想了一会儿后,转头看向了魏秋众人,“你们也别干坐着不说话啊。
来,说说你们对曹医生这个方案的看法。”
但众人还是沉默。
没办法,魏秋只能轻声的咳一下后开口,“曹医生的方案很全面,我觉得可行。”
针对方案本身,这么短的时间,他还真找不出问题来。
如果非要说问题,那就不是方案的问题,而是手法整复后,会不会和手术后一样,不见任何的效果。
但是细细一想,曹权的这个方案,和手术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手术,是先将零散、损坏的零件修复起来,然后再考虑‘养’的问题。
这个过程中,就会出现对肌肉、筋膜、骨骼、血管的二次损害。
这个损害,会不会影响到脊髓、神经,这个问题不用考虑。
需要考虑的,是这个损害的程度有多少。
但问题就在于,这个伤者的情况,重点不在于硬件零件的修复,而是脊髓、神经、反射弧等软件的功能恢复。
而曹权的这个方案,细细的品味一下就知道,他是将‘修’和‘养’同时进行,
而且还是在不造成二次伤害的情况下,来完成‘修’这个过程。
另外一点则是,这个方案,更加的重视‘养’。
按照这个思路分析,曹权的方案肯定比手术方案要好很多,也要安全很多,伤者恢复的可能性会更大。
而曹权的这个方案,唯一的不好处,就是这个治疗的过程,可能会变得相当的漫长。
手术后,行不行的,一个星期大概就知道结果了。
但曹权的手法整复方案,可能需要三个星期,或者一个月,才能看出来行不行。
但现在,伤者她还在乎这些时间吗?
所以,魏秋会选择支持曹权的方案。
其他人差不多也是同样的心思,见魏秋已经同意了,他们也一个个的点头同意。
方案,他们提不出反对意见来。
能提出来的,也就是风险问题。
但,现在不是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
而且,也不应该去讨论这个问题。
刘主任见大家都这样,长叹一口气后站了起来,“那就这样吧。
方案本身,我们是觉得没有问题的,可以试一试。”
说完之后,刘主任顿了顿,随即神色严肃的看着魏秋说道,“但是,你要和康主任说清楚。
首先,他们要和患者做好沟通,任何扯皮的事情、隐瞒其中风险的事情,一定不能有。
这个治疗,必须要让患者知根知底,明白其中的风险。
第二,所有人全力配合曹医生。”
“我知道的。”
魏秋重重的点了下头。
散会后,魏秋开始联系脊柱骨三科,随后便带着曹权去了那边。
整个过程很不顺利,有脊柱骨三科的问题,也有曹权他们这边的担忧。
但更多的,还是伤者及其家属提出来的众多、需要给出保证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