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39章 从零开始(1 / 2)

有了出卖工厂的钱,白树再想方设法拼拼凑凑,总算将欠款给还上了不少。

张口村有样学样,也找到石头村,将制糖厂的使用权让渡给石头村。

南营村早就经营不下去了,一直没有卖工厂纯粹是因为不想第一个丢脸,现在另外两个村陆续把工厂卖掉,他们也就没必要再扭扭捏捏,果断出手。

这一下子,石头村的工厂规模直接倍增,王金宝见状那真是浑身难受。

可是难受也没办法啊,人家石头村完全按照公社的提议,该教的都教的,这三个村子自己不争气,能怪得了谁?

第一季水稻收割完毕,江苗正式开始向张善奇介绍自己新实验出来的新品种。

张善奇不懂什么是杂交水稻,他只知道相信江苗就行。

于是第二季水稻育苗时,江苗建议张善奇将石头村的水稻田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用来实验新品种,另一部分还是照旧用老品种。

实验新品种实际上风险是相当高的,因为粮食种子这东西特殊,不稳定性比较高,有时候同样的种子在不同的环境中,它的生长情况包括产量都会天差地别。

江苗也是看石头村的白砂糖卖的相当好,罐头厂也马上要办起来,即便这一季粮食产量不行,两个工厂的收入也能补上粮食方面的亏空,才敢大胆尝试的。

听说她要搞实验,村民也是相当支持。

江苗还把这个想法带到了军营。

现在营地的粮食产量逐渐稳定下来,以潍洲岛的地理环境,如果不升级种子,养护过程再怎么精细也很难提高粮食产量。

李利国一听当然也是支持的。

于是第一批杂交水稻就这样在石头村和部队同时落地开始实验。

第一批秧苗刚刚冒头,江苗也该返回农业大学完成期末考试。

李蓉她们担心江苗一个学期不在,跟不上课程,难以应对考试,特意把提前准备好的笔记拿给她看。

江苗象征性浏览了一遍。

相比于这个,她更关心李蓉她们有没有搜集关于水稻的资料,有没有收集水稻种子。

几个人都很积极。

“查过了,这是我们整理的资料。”

三人把厚厚一沓子手写资料拿给江苗,这样刻苦整理资料也有个好处。

就是这个学期,三人的进步堪称突飞猛进。

平时的课堂提问环节以及偶尔的测试,她们三个全都名列前茅。

这次期末考试也不例外。

走出考场,宿舍四人都是神清气爽。

离校前一天,教务处公布考试成绩,江苗又一次位居榜首,她们三个则紧随其后。

至于高然……和李蓉并列班级第二。

又一次屈居第二,高然的心情可想而知。

但是这一次,他却没有像上次一样想要发脾气,因为农业大赛已经到了提交材料的环节。

而江苗离校多时,绝对没有为大赛做半点准备。

这种级别的比赛难度指数高,可不是随便拿个东西糊弄一下就能得奖的。

江苗不做准备,等到成果评选环节,她一定会傻眼的。

想到这里,高然不仅不会在意这一次考试的成败,反而还觉得沉浸在成绩优异的喜悦之中的李蓉几人十分可笑。

他淡淡扫她们一眼,轻飘飘道:“这种低级的成功就能让你们这么高兴吗?”

“真可怜。”

李蓉忍不住翻白眼:“就你高级!万年老二,你有多高级啊?”

江苗没接话,逞口舌之快有什么意思?她更喜欢用实力说话。

有斗嘴的功夫,不如好好打磨成果。

她没着急回潍州岛,而是趁着这几天时间,和李蓉她们一起研究填写一些参赛资料和表格。

大家伙早猜出江苗八成是要升级水稻,即便已有心理准备,听江苗亲口说出“杂交水稻”四个字时,每个人都还是特别惊讶。

“杂交……水稻?”同为农学专业的学生,听到这四个字,杨晴还是觉得茫然。

李蓉在大脑里搜罗一圈,她只听过国外的杂交玉米,杂交水稻……没听过。

杂交玉米那篇文章她找来看过,可以说只看懂了一半。

而江苗如今提出杂交水稻,这完全又是一个全新的尝试。

这样难度的尝试,她们几个刚刚考上大学的人,能行吗?

李蓉不是很有把握。

刘昭君也用很微弱的声音说:“如果能研究出来,一定特别有意义,但是……这应该很难研究出来吧?”

“可是……我听说参赛是要有成果的,年底就要依据成果进行点评,苗苗,如果没有成果,可能我们的努力都会白费的……”三人都有点忐忑。

毕竟除了楚振国,没人知道江苗回家是在干什么。

研发杂交水稻这事,江苗原本没想声张,可这三个现在已经是自己团队中的一员,理应有知情权。

江苗理解她们的忐忑和担忧,当即把自己现有的成果说给她们听。

“什……么?”

“你居然都已经把研发出来的第一批种子推广开了?”李蓉目瞪口呆,这也太快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