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陈长庚也收到了消息。
赶回家准备带他们安装电视机。
远远看到陈长庚身影,村里那些人都有点心慌,这可怎么办,陈营长赶在苗苗之前到了,这回家见到孩子,得是什么心情?
大家伙一咬牙,围过去拦住陈长庚。
“陈营长,两口子之间有啥事都好商量,甭管怎么样,千万别动手,动手伤和气。”
“是啊!甭管啥事,过去了就过去了,苗苗以前也没想过会嫁过来不是?”
“多个孩子也好,热闹。”
陈长庚:???
这些人到底在说啥?
“什么孩子?”
潍州岛这边风俗是把电视机叫成孩子?
面对老乡,陈长庚还是比较有耐心的,问的时候又侧头看了眼唐顺华。
唐顺华也摇头,根本不知道这些人到底在说什么。
他俩正在家门口犯迷糊时,江苗也到了。
大家的表情十分古怪。
贺家媳妇替江苗感到紧张。
江苗看到陈长庚,很意外:“你也是因为孩子回来的?”
“孩子?”
怎么江苗也提到了孩子?
这时候,被赵有芳请到屋里的小战士听到动静,也走出来。
“营长!”
陈长庚威名在外,很多战士都知道他。
一见到本尊,都特别激动。
眼看那俩年轻小伙子抱着纸箱往陈长庚那边走,赵有芳手心都直冒汗。
贺家媳妇几个人已经做好替江苗求情的准备了。
“营长,你要的电视机,李团长再三嘱咐过,让我们帮您组装好再走。”
小战士打量着岛上的环境。
边防、岸防战士是很辛苦的,他们的生活环境也是相当艰苦的。
就这破地方,他们都担心这里不通电。
陈长庚点头,再侧头看江苗,眼神不自觉变得温柔:“弄了台电视机,进去看看。”
“能用的话,往后就不用再挤着去看电影了。”
“电视机?”江苗张大嘴巴,陈长庚居然搞了台电视机?
这个年代,电视机不好搞吧?
她记得原书中,许林涛和江婷那两口子作为主角,也是工作了很多年,直到87年才买上第一台电视机。
现在77年,隔了整整十年啊,陈长庚提前十年就享受上电视机了!
说不爽,那是假的。
而且从今天开始,每天晚上就多了一项娱乐项目啊!
再也不用无聊到八九点就开始睡觉了。
江苗兴奋地都想扑过去抱着陈长庚亲两口。
赵有芳她们瞪大眼睛。
啥?
纸箱里不是孩子?而是电视机?
电视机?年长一些的甚至都还不知道电视机是什么东西!
贺家媳妇她们这些年轻的,倒是听说过。
她睁大眼睛,电视机啊!
是电视机!使劲推了推身边的刘家媳妇,电视机那是多稀奇的东西,全岛也没有一台。
大家都相当好奇,伸长脖子要去看。
几个战士安装电视机时,贺家媳妇她们全都挤在院里,扒着玻璃往里头看。
组装完毕,接通电线,开机试看时,院里“哇”得一声。
“真神了!”
“真清楚啊!”
负责安装电视的技术工给江苗讲解:“嫂子,这里头能看新闻、天气预报,还有戏曲,不同时间段会播放不同的节目。”
四四方方的屏幕,屏幕大小近似于她上学时期用的笔记本电脑。
画面还是黑白的,节目相当单一,上午这会儿,一打开,屏幕中几个人正在唱戏曲。
她审美素养不算高,也不爱看戏,这种放以前,她根本看都不会看,可在这个年代待久了,戏腔响起的那一刻,她居然有点想鼓掌。
瞅着那变动的画面,幸福感油然而生。
江苗觉得自己现在越来越容易满足了。
她一个见过彩电,玩过智能手机的,看到电视机时都会兴奋,赵有芳她们的心情可想而知。
从安上电视机开始,江苗家都成了潍州岛一大打卡景点。
很多小孩子也明里暗里悄咪咪给糖糖塞好吃的,就希望能和她处成好朋友,方便去她家看电视。
李利国把陈长庚叫到办公室:“你提的条件,我给你办成了,就冲这台电视机,你也听我说句话,成不?”
语气有点卑微,不知道的还以为 陈长庚才是领导。
陈长庚很好说话地点头:“你说。”
“收收心,好好待你媳妇,做点男人该做的事。”
见陈长庚皱起眉头,似乎没太听懂,李利国还有点生气:“你别给我装听不懂,两口子之间该干点啥你清楚,三十好几的人,不要孩子?”
“我不管你怎么想,最起码,陈老师长的血脉,不能在你这里断了。”
提到爷爷,陈长庚眸色一沉。
他们老陈家从爷爷那辈起,子嗣就不多,爷爷和叔公都从军,俩人都是一脉单传,各自只有一个孩子,后来叔公、爷爷、父亲,堂叔都相继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