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锦程就是在这一时间段介入91助手投资的,背后的门门道道他不知道,但91助手他知道啊,这就是开了挂的好处,作为当时全球市场唯一的跨终端,跨平台内容分发平台,91可是很牛逼的。
最重要的熊雄这家伙更新是真的快,几乎一星期一更新,自立门户的雄俊随着智能机的更新迭代,91助手也相继开发了越狱,破解等各种玩法儿。
新的手机应用软件出现,市场份额是低了,但91助手依旧是市占率最高的一款,截止2011年底,平均每台智能手机设备利用91下载了8款软件。
百度在年初之时,派人跟雄俊接触过,开价就是两亿美刀,把雄俊给吓着了,询问檀锦程的意见。
要说这家伙技术是真可以,但是也确实不适合做管理层,10万元就被忽悠过去了,他跟网龙的矛盾还是檀锦程出钱调解的,不然他的创立速度没那么快。
2010年初,檀锦程用1000万元的价格从网龙手里买下91助手,顺带着还给独立后来的91助手投了200万元,并且给了雄俊以及创始人团队15%的股份。
平常檀锦程不干涉他们对于软件的运营,缺钱了可以找他,给了雄俊极大的自主权,在雄俊心里,这位比自己小三岁的老板,简直就是救命恩人,不然他还不知道要得陷在泥潭里多久。
檀锦程当时的回复是让百度吃屁去,手机应用市场这一块,独立的知名软件基本都是他投资的,你不买这个就得买那个,另外智能机第一个巅峰期还没来呢。
虽然是为了赚快钱,最终目的都是卖给巨头们,但肯定不能贱卖啊。
豌豆荚卖了多少他不记得,但是91助手作为当时互联网最大的一笔收购,百度为了起到宣传效果,那新闻可以说是铺天盖地的。
2013年下半年,百度了19亿美刀收购了91助手。
19亿美刀啊,按六块的汇率来计算,都114亿元呢,檀锦程怎么可能在这时候以2亿美刀的价格卖给他,不就是等一年嘛。
巨头们为什么会这么大的价钱收购这些手机应用软件?
当然不是因为他们人傻钱多,正如檀锦程想要拿下w一级入口一样,这就涉及到移动互联网的一个“入口”之争。
从pc端转向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成为共识,pc时代的王者想要继续保持优势,就必须掌握应用软件的入口,手握越多的资料就对自己越是有利。
像是檀锦程投资的应用软件,他手里的app都在最显眼的位置显示,不可避免的就带动了不少人下载。
pc时代里,入口是hao123,是3721,是门户网站,w没有发展之前,巨头们还是入口逻辑思维,手机应用软件就是最佳的入口。
每一个下载都是有分成的,除了能给自己旗下app提供更好位置之外,手机应用软件还有自己的盈利模式,这生意简直不要太好。
2010年,2011年两年智能机市场的飞速发展,手机应用软件活生生的从一个小众赛道变成了热门赛道,尤其是专注于ios跟安卓系统的“巨量系”。
檀锦程的投资目光让大家不得不佩服,也就是百度的报价被檀锦程一口回绝了,李老板可能觉得没面子也静悄悄的没有宣传,不然网龙要后悔死。
雄俊虽然想跟前公司还有前同事得瑟得瑟,但是檀锦程让他们不要到处宣传,闷声发大财做好自己的开发才是最好的,顺带着还给他们画了个大饼,要带领91助手去纳斯达克上市。
上市公司的创始人,听听就觉得热血沸腾。
跟豌豆荚几轮融资不同,91助手的股权结构那真是太简单了,巨量引擎占85%,创始人团队占15%,缺钱了就找檀锦程或者黄鸣要。
真要是ipo上市的话,雄俊本人至少可以保证8%以上的持股,以当前百度的报价来计算,他立马就是亿万富翁了。
两年之前,雄俊还在为团队里的某位成员不至于被裁员,而跟hr大吵大闹,跟高管们撕逼着。
彼时的檀锦程,就像是脚踏七彩祥去的救星一样,挥舞着支票把他给解救出来了。
两年之后,他已经是身家估值过亿的富豪了,百度找上门的那一刻,他就像是在做梦一样。
外挂选手在自己的记忆领域,只要是能用钱解决的事,那就真的不是事儿,应用市场上的投资百发百中,让投资机构侧目,这玩意儿真的是跟小成本电影一样,一旦爆了那就是大赚。
巨量引擎的投资,巨头们的入口逻辑推高了这个赛道的估值。
91助手值19亿美刀吗?肯定是不值的,但对于百度来说,其实也不算是一笔失败的买卖。
作为此时市占率最高的手机应用软件,就像是应用市场的“qq”一样,没有电商入口,没有社交入口的百度确实对它有着非常高的需求。
移动互联网的探索阶段,除了檀锦程这种带挂人,谁也不知道今后的发展会是怎么样,只有通过不断的试错,才能找到正确的答案。
bat是如此,其他的互联网企业,甚至于实体企业都是如此。
檀锦程的优势就是他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