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句话震惊四座。李承训却是波澜不惊。他有心里准备。知道这是一场智力的角逐。成败直接关系到自己、无忧和小英子的命运。
“陛下。您可以让我去死。却未必能让我臣服。现在你留我一命。为我疗伤。自是想让我臣服。若要我臣服。并非难事。”他知道聪明人和聪明人说话。绕弯子便沒意思了。因此开门见山。直奔主題。
“在朕眼里。你不过是蝼蚁。是乱党。死对你和朕來说。都是最好的选择。因此。你是否臣服。都不重要”李世民并不顺着他的思路走。反将他一军。
李承训很担心这种火药味会使谈话不欢而散。忙调整策略。说道:“无论怎样。承训承皇叔不杀之情。也感谢长孙皇后代为斡旋。更感谢长乐公主代为照顾。便给皇叔叩上一头。无关家国天下事。”
说罢。他当真跪倒。叩了三个响头。也不等皇帝的“免礼平身”。便自顾自起身昂首而立。
李世民见状。竟是一笑。身子微微前倾。“有意思。你是聪明人。朕也不傻。你叩这三个头。一个是为自己。一个是为那丫头。一个是为那太监。无非是让朕放过他们。”
李承训被他看破心事。也不慌乱。毕竟他面对的是缔造大唐盛世的明君。遇到怎样的挑战。都很正常。“我是主谋。可主谋吃的好睡的饱。从犯却寝食难安。难道这大唐律法是摆设。”
李世民万沒料到对方会如此出招。把私仇上升到公法。而论公法。三人行刺皇帝。那可是诛九族的死罪。“呵呵。”他不仅莞尔。“你想与兄弟同生共死。朕可以成全你。待你伤好之后。再行关入天牢便是。”
李承训看似犀利的进攻。又被对方轻易化解。不过他的目的至少达到了一半。缓解了紧张的气氛。
长乐公主见双方谈话始终不甚和谐。便來到李世民身旁。语带娇嗔地道:“父皇。无名哥哥真的不像你想的那样。你不是也相信他不是來行刺你的吗。他只想回家看看。”小公主情感丰富。想到李承训从小到大受的那些苦。不由得双眼泛红。那泪珠在眼圈中精光闪闪。
李世民对这位公主十分溺爱。见她楚楚可怜的模样不禁触动心弦。柔声道:“父皇若是想要他命。他还能站到这里与朕顶嘴。但若要朕轻易饶他。难堵天下众人悠悠之口啊。”
长乐公主嘟着嘴。“父皇是皇帝。一定有办法。我不管。”说着。他拉住李世民的衣袖。发起娇來。
李世民知道这位小公主在场。自己无法按照既定思路与李承训交流。不由说道:“皇儿乖。让父皇与他单独说说话。你和迪公公去后殿等朕。”
长乐公主好大不乐意。看看父皇。又看看李承训。见二人都面带微笑。不由一叹。“哼。闲我烦。我走便是。但你们可千万别争吵。”说罢。被迪公公引着。一步两回头的向后殿走去。
见长乐公主已走。李承训开口道:“皇叔要承训做些什么。还请明言。承训不计生死定当从命。唯念皇叔能网开一面放过那两人。”他说的极其柔软。无奈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与皇上讨价还价。不是那么容易的。
李世民沒有小公主在旁。便恢复了君王严霸的气势。“与聪明人谈话。就是省力气。那朕也就实话实说。不杀你。不为别的。只为柴王曾给朕说过一位英雄人物。说他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若为朝廷所用。必会大有裨益。”
说到此时。已不需言明。暗影门大战已过去将近半年。显然李世民已然摸透了自己的底牌。不管是真从柴绍口中。还是少林和尚嘴里。甚或是显眼招摇的红毛猴子悟空。都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知道自己是暗影门之主。
“怎么。不说话。”李世民颇有些调侃地道。
李承训心念电转。很快便明白李世民不杀自己的缘由。绝不会是因为当真稀罕自己的才能。而真正的用意恐怕是要进一步绞杀暗影门残余势力。
“皇上的意思。在下不明白。”李承训硬着头皮装糊涂。心中苦思对策。他知道拒绝容易。可救出无忧和小英子却更难了。
李世民心知他懂。也知他的为难。淡淡地道:“不着急。你可以在这里好好想想。想不通。就回去再好好想想。什么时候想通了。再來找朕。”
李承训知道他输了。虽然早知道这个结果。或许从他被俘的那一刻便已注定。只是沒有料到如此的兵败如山倒。始终被对方扣住自己的脉门。步步紧逼。如今却已退无可退。该如何是好。
“还有洛阳丐帮。李帮主。”李世民又丢出一颗重磅炸弹。音色生冷地道。
“啊。”李承训的心里防线被彻底突破。饶是他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此刻也是方寸大乱。“他们都是苦命的穷人。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好人。”
“是。”李世民打断道:“原本是。可你李帮主的到來。使得原本一盘散沙的叫花子。变得团结一心。若是这天下千百万叫花子都和你一条心。你让朕这皇帝怎做。况且。这许多人都加入你丐帮。成了叫花子。是什么意思。是说我大唐的江山。养不起天下万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