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方面军合兵一处后。在原地稍作休整。随后。按中央的指示。前敌委员会的几个军政首领一合计。决定尽起两大方面军主力。向北而去。与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会师。
走在最前面的。是云天率领的红三方面军红19师、红20师、骑兵旅、侦察旅。做先导部队;再接下來是主力部队。包括红三方面军红18师、红二方面军红17师。以及红三方面军中军力量。包括后勤司令部。新兵编练司令部。特务旅。炮兵旅。工兵旅、医院、武器研究所。等等。这支部队由曾中生统一指挥。在主力西侧。是彭芝率领的红三方面军红16师和红15师。拱卫中军主力。而关向应则率领红二方面军红16师和红三方面军红17师。做后卫部队。在主力东侧。是肖克率领的红二方面军红4师、红5师、红6师。同样拱卫中军主力。两大方面军主力共约13余人。便协同攻击前进。直往北方而來。
大军往北行得不到5天。邵前进就传來电报。报告红三方面军骑兵旅已与原红一方面军红九军团、现在的红四方面军红三十二军会师。红九军团是罗炳辉的部队。这是李剑生早熟悉的了。眼下。这支部队由罗炳辉任军长。何长工任政治委员。郭天民任参谋长。黄火青任政治部主任。下辖两个团。共1000余人。在历史上。他的这个军团因为规模不大?精干。宜于机动。且经常执行牵制性任务。被毛伟人称赞为“牵牛鼻子的能手”。周恩來赞誉其为“战略骑兵”。也是唯一一支参加过红军三大主力长征行动的部队。按史实。这支部队是红一方面军派出其作牵制部队。后红一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后。该部作为左路军的后卫。但一直滞留在松岗?孟沽?卓克基一线。一直在原地筹粮?整训?做群众工作。也一直未接到北上的命令。后來并入红四方面军。改称红三十二军;再后來被张国焘借故解散。只是在何长工的坚持下给保存了下來。后來在原地坚持到1936年。当贺龙率红2、红6军团赶过來后。才编入红二方面军。
而李剑生接到这份电报时。一看。心头一震。因为他原以为红九军团再不会发生历史上的情况了。也断不会改称红三十二军了。想不到。历史的轨迹稍稍偏了一下。又回到原点。只是时间提早了一年。原來。在现在的这条历史轨道上。红九军团如原來一样。一直是一支牵制性力量。当红一方面军四渡赤水时。红九军团在何长工和罗炳辉的领导下。再一次独自跳出來。作牵制力量。吸引了敌军一部。但一直无法突破敌人的重围。也沒有接到中央的进一步命令。便只得就地筹粮?整训?做群众工作。后來红四方面军打了过來。很自然地便接上了头。并入了红四方面军。后改称红三十二军。只是。现在的红三十二军早不是历史上的力量了。经过李剑生原來的补充、经过后來的连续作战。这支部队眼下有近3000人。武器也大有好转。编入红四方面军后。力量得到进一步的补充和扩大。后來红四方面军主力在徐向前和陈昌浩的率领下继续北上。何长工和罗炳辉的红三十二军被作为后卫留下來。想不到红三方面军和红二方面军会师后。力量大大加强。行动迅速。很快也跟着北上。尤其。这支红军的前导部队。邵前进的骑兵旅最是迅速。很快就赶了上來。很自然地。便与红三十二军这支后卫部队接上了头。而红三十二军前导力量又一直与红四方面军后宿部队韩先楚部接着。如此一來。这个红军便如同一字长蛇。从红四方面军的前导部队。到后宿部队。到红三十二军。到红三方面军骑兵旅。到红三方面军前导主力。再是红三方面军和红二方面军的主力。二十多万人绵绵不断。
李剑生将电报看完后。交给身边的贺龙。贺龙看完。交给罗荣桓。李剑生看一眼贺龙。想看看老大哥的意思。贺龙倒很是干脆。当下把烟斗一拿。站了起來。笑道:“走。我们往前面赶去。”
经过一天一夜的急行军。李剑生和贺龙两个在特务一团和警卫二团的保护下。赶到了红三十二军的驻地。华南军政委员会的几个人为了红三十二军可是作了一下分工。李剑生和贺龙两个來接红三十二军。罗荣桓和任弼时几个继续指挥主力接计划行动。
李剑生、贺龙与罗炳辉、何长工、郭天民、黄火青等几个见了面。少不得又是嘘寒问暖。几个人又打着哈哈谈了一会。再就地休整了一回。
李剑生第二天可是只到下午四时多才醒來的。醒來时。却是三双美丽的眼睛。一双是商芷媛的。另两双是沈氏姐妹的。看着三双美目。李剑生不由得一阵头痛。还好。徐劲松进來解了围。原來是红三方面军前导部队已经上來了。中央的命令也下來了。与历史上一样。红三十二军编入红二方面军。而另一份电报也让贺龙有些高兴。原來。与李剑生的红三方面军会师后。贺龙回电给留守湘西的红6军团红18师命令。让他们赶过來。这会儿。关向应已经來电。称他们已经与红18师会合了。想想自己的力量一下子又增加了5000多人。怎不让贺龙高兴。
几个军事首领一会面。决定大军就地休整。建立根据地。并筹集粮草。训练部队。等候中央命令。
不说李剑生和贺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