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眼下而言。李剑生只有整编部队、加紧战备一途了。
因为。早在李剑生领导的湘粤桂赣边革命根据地主动出击郴州敌人时。中央苏区眼下正在进行艰苦的第五次反围剿。
事实上。早在去年。即1933年9月。即李剑生率两个特务营正式进入中央苏区后不久。国党当局就纠集了100多万军队。对中央苏区发动了史无前例的大围剿。不过。由于此前中央红军四次反围剿的胜利。红军上上下下的自信心空前;而国党当局发动第五次围剿的战略方针不同。初期并沒有引起中央苏区的足够重视。原來。这一回。国党当局在“围剿”中采取的是“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总体战”作战方针。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对中央苏区造成压力。至于直接的作战。既请了德国专家指导。又采取步步为营的方法。大量修建碉堡和工事、逐步缩小包围圈。以压缩红军的活动区域。只是。围剿初期。由于国党当局布署严密。动作严谨但较为缓慢。而红军因为其时根据地仍是较为宽广。既能游又能击。也就沒有特别地把这些国党部队放在心上。也就是说。国党当局这个“温水煮青蛙”的法子。在第一时间。并沒有对中央苏区的核心部位造成太大的影响。因此中央苏区核心部位一切均是平常。却浑不知这一回最为凶险。
正是因为这样。李剑生才得以在中央苏区为王尔琢报仇。并从容地救下1600多名优秀指挥员。随后又带到自己的根据地。而眼下。当李剑生的部队得以整编。并有效机动的打击郴州之敌后。一方面将国党当局对湘粤桂赣边革命根据地进行第四次联合围剿的打算扼杀在摇篮里。二方面使李剑生所部得到进一步的壮大。但是。不得不承认。中英苏区眼下的日子确实很不好过。
以前。国党当局只是在外围作战。对中央苏区的影响并不是很大。但时隔半年多。当各方面部署都趋于完善后。这威力就显示出來了。中央红军限入了史无前例的被动。因为。中央苏区的范围被大大挤压。过去习惯于要游击战的红军。此时游又不能游、击又击不赢。慢慢地。正在向一个恶性循环中运转。因为。越是打不赢、就越有可能被国党部队击退。原來掌握的地盘便越发被国党部队占领。这就又进一步失去了游击的空间能动性。
当然。李剑生并不知这些具体的事例。尽管。从总体上來说。熟知历史的他知道眼下中央红军的日了会很不好过、而且会越來越不好过。甚至到今年10月份。中央红军被迫进行长征。但他偏偏就是提醒不了。况且。眼下他自己手头的事情一大堆。又如何还有精力去管别过根据地的事情。好在。他知道历史的走向。知道中央最终是转危为安的。倒还是不太为中央担心。因此。眼下只是集中精力做自己的事。
当务之急。便是整军。
第一点。成立红十七军团。即。将湘粤桂赣边革命根据地周边一些小根据地地小股红军统编。但这些红军的力量着实可怜。7个小根据地的地方部队加起來。才整编成一个师。而且还不是满员师。这又如何能编成一个军团。沒办法。李剑生如今也早是洞庭湖的老麻雀了。自然知如何应对。当下与黄苏等几个商量。将自己的部队进行新一轮的改组:抽调红十六军团的第10师、红十八军团的第9师。编入红十七军团。各地方红军整编的部队称第11师。也编入红十七军团。另外。刘立民领导的军团直属机枪师四个团打散。除一个重机枪营继续归建方面军警卫团外。其余的三个团又两个营。尽数分别编入红十六、红十七、红十八三个军团。其中。红十六、红十八两个军团各新编入一个机枪团;红十七军团火力较差。编入一个团又两个营。红十六、红十八两个军团此次各编入了一个重火力团。实力大为加强。便从下属各师各抽调一个营。总计从两个军团抽调两个团。与先前编入红十七军团的一个机枪团合并。组建全新的红12师。另两个机枪营。除一个成为红十七军团直属部队外。另一个营打散。以连为单位分别编入红9、红10、红11三个师。
第二点。安排各军团的主要骨干。经过李剑生的慎重考虑。最终决定。新成立的红十七军团。由红三方面军副总指挥曾中生任军团长。曾中生不再兼任方面军副总指挥。从红三方面军和红十六、红十八两个军团的直属部队中。抽调人员组建成红十七军团的各直属部队。红十八军团原政治部主任赵伯平任红十七军团政委。赵伯平原來的职务由他的副手、老红军高向东接任。红十六军团参谋长由那些小根据地中最大的一块湘东南根据地的创建人、老红军、老党员李向阳出任。红9、红10两个师的领导由原來领导继续担任。红11师师长由那7块根据地中第二大块的创建人、老红军、老党员苏剑飞担任。政委由李向阳的副手、老党员于赛斌担任。红12师师长由中央苏区來的老红军、原赣南红军62师师长杨正清出任;政委由李剑生的老部下、第一批加入李剑生部的原坪石城防局成员纪聚奎担任。纪聚奎的出生很不好。后來到城防局当兵。被李剑生抓获后受到感召。成长很快。眼下。那第一批坪石的城防兵眼下除开两个牺牲外。另外的几个眼下都是团级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