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唯蹦蹦跳跳进了村子,一手提着装满子弹壳的口袋,一手拿着一束野花,村口站岗的战士笑呵呵问:“叶护士,今天这么高兴,”
“是啊,今天丰收,”叶唯笑着回答,一路和村民们打着招呼,來到一处僻静的院子,敲敲门,沒人应声,便蹑手蹑脚的摸了进去,堂屋的门敞着,一个削瘦的背影正坐在桌旁写字,
叶唯倚在门框旁看了半天,终于忍不住干咳一声,那人回转身來,皱起眉头道:“小叶,你怎么不敲门就进來了,”
“人家敲了,你沒听见,”叶唯撅起了嘴,走进來将一口袋子弹壳放在桌上,忽然看见摊开的日记本,眼睛一亮,嬉皮笑脸道:“叶政委写什么呢,给我看看,”
叶政委急忙合上笔记本塞进军装上衣口袋里,衣服是黄绿色的中山装,用石榴皮染的颜色,青一块绿一块的,跟乞丐的百衲衣似的,
“沒,就是记一些抗日斗争中的心得,”叶政委扶一扶脸上的黑色圆框眼镜道,
叶唯哼了一声道:“还说是人家的干哥哥,日记都不给看,”
叶政委急道:“叶护士,虽然令尊把你托付给我,但我们只是革命战友关系,干哥哥干妹妹那一套,八路军里不兴的,”
叶唯一摆手:“好了,不和你玩了,看我给你带的什么好东西,”
叶政委拿起口袋一看,欣喜万分:“都是六五子弹壳,军工厂的同志们太需要了,你从哪儿弄來的,”
叶唯道:“你带我去参观军工厂,我就告诉你这个秘密,”
叶政委沉吟片刻,终于答应:“好吧,我带你去,不过你一定要保守秘密,”
“保密纪律我都懂,”叶唯兴奋起來,
叶政委从墙上摘下驳壳枪背在身上,带着叶唯离开小院,前往村西的铁匠铺,初冬的大青山地区已经很寒冷,可铁匠铺里几条大汉依然**着上身,挥动铁锤砸个不停,他们在锻打大刀和梭标,八路军游击队武器不足,只能以冷兵器凑数,
南泰地区最不缺的就是优质铁矿石,可是农村铁匠技术有限,再加上成本问題,只能打造铁质大刀,偶尔造一些夹钢的红缨枪,至于刺刀是不敢做的,那东西因为要和枪口榫合,精度要求很高,废品率很高,还不如直接造大砍刀,
铁匠铺里堆着几十截钢轨,是游击队从铁路线上扒來的优质钢材,不过这种材料可不舍得用來打造大刀,都是用來造枪管的,
桌上已经有几根枪管,是铁皮卷着钢棍不停锻打而成的,不过沒有膛线,只能发射铁砂子,
铁匠们见叶政委和叶护士來参观,都咧开嘴笑呵呵的招呼,手中的活儿却不停,叶政委道:“同志们加把油,造出最好的大刀,砍的小鬼子人头滚滚,”
大伙儿叫一声好,铁锤落在砧子上的声音更密集有力了,
叶政委道:“叶护士,参观完了,你可以告诉我子弹壳是从哪儿來的吧,”
叶唯眨眨眼睛:“堂堂政委,竟然骗人,”
“我哪里骗你了,”
“这儿不是真的军工厂,”
“这儿就是真的军工厂,”
叶唯提起装着子弹壳的袋子:“这些东西在这儿派不上用场吧,”
叶政委沉默了一会,似乎下定了决心:“好吧,我带你去‘真正’的军工厂,但你一定要严格保密,”
“好了,刚才都说了,我知道纪律,”叶唯得意的笑了,
叶政委带着她出了村子,饶了两个弯爬上了山,半山腰有一座庙,门口有哨兵站岗,报了口令之后才进去,院子里铺满簸箕,里面晒得是黑色的火药,
一个中年人出來招呼道:“叶政委來了,”
叶政委道:“这是咱们军工厂的工程师老张同志,这是咱们支队卫生队的叶护士,”
老张笑道:“小叶子,我们谁不认识啊,卫生队一枝花嘛,”
叶唯不好意思道:“张大叔你又笑话我,”
老张道:“不开玩笑了,昨儿晚上下雨,火药都受潮了,趁着出太阳赶紧晾晾,不然半个月白忙,”
叶政委道:“同志们辛苦了,对了,我带來一些子弹壳,你看看能不能用,”
叶唯将袋子递上,老张接过來将子弹壳倾倒在地上,一枚枚的捡起观察:“嗯,大部分都比较完好,只有这几个上面有凹坑,口也变形了,不过铜壳好复原,我让人敲打敲打就行,”
叶政委问起最近的工作情况,老张叫苦不迭:“物资太匮乏了,雷汞所剩无几,现在力量都集中在黑火药的生产上,硝只能用茅房的墙壁上刮,來源太贫乏,硫磺和木炭倒是好找,可是硝的比例掺少了,造出的地雷杀伤力太弱,”
叶政委道:“支队领导会考虑解决的,”
两人这边聊着,叶唯无聊的四处看,工人们用石碾子将木炭压成粉末,又用萝子过,每个人都在忙碌着,本來供奉菩萨的庙里摆上了工作台,几个技师正在修理步枪,
偏殿的门虚掩着,里面黑洞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