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很累的。
周孝愚将手中的琵琶递给旁边的吴宣衣,低声说了一句,“谢谢。”
吴宣衣不免有些受宠若惊,“谢我做什么?”
周孝愚之所以谢谢她,是因为,他满腔的戾气发泄出来后,突然发现刚才和徐光头的较劲仿佛没有一点意思。
自己的胸怀和眼界,一下子跳出了这间蘑菇屋,变得开阔和豁达起来。
他和徐光头注定是两个不同世界的人,出了这间屋子以后恐怕都很难见上一面,有什么好比的?
至于对方在影视圈的成就,以及现在的身价,周孝愚可能不要25岁就能超过对方。
有什么好比的?
这曲《十面埋伏》让他从狭隘的视角中走了出来,这才是他突然说谢谢的原因,并不是谢谢吴宣衣,其实是谢谢对方递过来的琵琶。
“给,陶笛。”
程萧将手中的陶笛举起。
周孝愚看了一眼后,却没有接过陶笛,而是将笔记本拿了过来。
随后重新回到长桌上,端起自己未喝完的半瓶啤酒,仰头一饮而尽,就刚才这会,身体内的汗流出来后,酒意也随之醒了一半。
他摊开笔记本,拿着圆珠笔,一时间龙飞凤舞。
身边的其他人好奇之下渐渐围在他身后,没有一个人敢打扰他的创作。
几分钟后,一曲简谱跃然在空白的纸张上。
然后开始填词。
“青春的公车,越过荒野和山坡。追逐少年的梦想,做最自由的光。”
“理想的模样,身着朴素的衣裳。翻过城门与高墙,走最自由那一趟。”
“你啊借那风越海峡,一路坎坷总要去经历它。我们翻过山遇晚霞,去寻无人知晓的花。”
“你啊再黑也别害怕,萤火月光做引路的灯塔。我们风作伴梦作马,追啊迎啊最热烈的年华。”
……
旁边的曾不易小声的哼哼着。
越哼,眼神越亮。
终于,周孝愚在简谱最上方写下这首歌的名字《年少的你啊》,歌名点题。
吴宣衣在旁边按耐不住的催问道:“怎么样?这首歌是写给我的,怎么样啊?”
曾不易用眼神示意她去二楼将吉他拿下来。
琵琶这玩意他可不会。
周孝愚写完《年少的你啊》后,直接将笔记本上的这张纸撕下来,递给旁边的曾不易,然后开始捏着筷子吃喝。
就这一会,肚子又饿了。
尤其是刚才弹奏的两首琵琶曲,全身心的投入之下,精神和体力方面的消耗也不小。
曾不易拿着曲谱退到一边,其他人看热闹似的全部围在他身边,说实话,这还是他们第一次在现实中看到有人现场作曲和填词。
一如古代的诗人或者现实中的书法大师,在现场挥笔洒墨的场景,太神奇了。
“怎样怎样?给我看看,我当年也做过歌手来着,我看得懂简谱。”
黄小厨将手中的曲谱抢过去。
然后扣着鼻子一段一段的哼了起来。
“怎样啊?”
何老师在旁边催问。
他虽然也出过专辑和单曲《栀子花开》,但是他的本职工作是主持人,没有那么多时间去跨行业发展,曲谱这玩意完全看不懂。
程萧作为一名爱豆,自然也看不懂。
张子风和彭彭就别谈了,两人都是演员。
“来了来了,吉他来了。”
吴宣衣拿着吉他,从二楼楼梯飞奔过来。
现场的这些人中,就数她最激动,这首歌可是写给她的。
她此时的心态,有点像刚交上男朋友的年轻姑娘,既怕男朋友乱来,又怕男朋友不来,这首曲子究竟怎么样啊?
好紧张。
几分钟不到就写出来了,会不会是周孝愚在随意打发她啊?
这些都未知。
不过,答案马上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