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的学生,淡淡道:“你问吧,我不一定能回答上来。”
“我的问题就是,我看到过无数个吹捧民乐的文章和人,有人说民乐是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瑰宝,任何流行了几千年的古曲都是一笔宝贵的文化象征,我从来不否认我们华夏的五千年历史。”
“但是,在现在的华夏,往往是西风压倒东风,很多人都在说民乐土,学民乐没前途,毕业就意味着失业,就连那些学生家长给孩子报艺术班,都是首选钢琴和西方乐器,这些家长自己都嫌弃自己国家的文化。”
“你觉得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是什么?未来会不会改变?”
这个问题很长。
也很复杂。
当这位提问的学生话音结束,整个教室内静悄悄一片,不管是西乐系的学生还是民乐系的学生都睁大着眼睛看着周孝愚。
就连尚未离开的老钱和老马都跟着皱起了眉头。
这孩子不是在捣乱嘛?
这个问题怎么回答?
难道要明明白白的告诉他,现阶段就是西乐比民乐流行,但是未来的民乐绝对会盖过西乐?
后半句还好,如果是前半句,只要你说出来,那就是政治不正确,迎接你的就是铺天盖地的批评和骂声。
即便是后半句也有争议,你说未来民乐绝对会盖过西乐,请问如何证明?
就靠你一张嘴巴瞎几把扯淡?
或者说,靠你的个人臆想?
这也是一句十分具有争议性的问题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