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纵火在宫中,想要烧死嘉靖?”
朱元璋交代了朱标之后,望着韩成又一次出声询问起来。
韩成闻言,摇头道:“父皇,壬寅宫变,和嘉靖易溶于火不是一回事。
不过说嘉靖易溶于火,这一点儿倒是一点儿都没有说错。
朱厚熜这一生,那是经历了多次的火灾。
多达十来次!”
什么玩意儿?
在听了韩成所说的话后,朱元璋还有朱棣,都是不由的愣住了。
居然遭遇了十来次火灾?!
这样的事儿,当真让人吃惊,乃至于多少有些让人不可置信!
很难想象,一个人一生居然能经历这么多的火灾。
当然,专门救火的人除外。
韩成道:“第一场大火,是在朱厚熜获得了大礼仪的胜利之后发生。
一天晚上,皇宫内,中承殿,忽然起火。
将中承殿给烧了个干净。
不过还好,这场活离嘉靖挺远,没有什么性命之忧。
嘉靖十年时,皇宫再次失火。
这是堆放杂物的地方起了火烧,毁了房屋十四间。
这次的事儿,倒也比较正常。
但是接下来所发生的事情,那可就一点都不正常了。
靖十七年,嘉靖的母亲,章圣太后去世。
嘉靖皇帝率领数千名文武百官,要将母亲送回湖北,与父陵合葬。
嘉靖十七年二月十六日,这支浩浩荡荡的大部队,启程出发。
也是着名的嘉靖南下。
刚出发的第一天,在赵州行宫,就发生了火灾。
这次火势不大,很快被扑灭了。
于是继续启程,二月二十七这天夜里,驻跸在临洺镇行宫。
居然又发生了火灾!
虽然没有很大的损失,但造成皇帝无法睡眠,队伍也得不到休息。
人心惶惶。
嘉靖皇帝十分恼火,叮嘱手下小心火烛……”
听了韩成如此说,朱元璋还有朱棣的目光,都变得有些凝重起来。
显得有些复杂,杀意弥漫!
他们不是傻子,岂能看不出来这火烧的有多蹊跷?
若只是一次行宫被烧,那还好说。
可接着第二次又烧了!
关键是才南下两天,接连两天晚上就着火,两处行宫被烧。
要说没有人专门使坏,想要趁机要了皇帝的命,那才是怪事儿。
这次事情发生的地点,也值得让人深思。
是在离开皇宫南下的路上发生的。
嘉靖离了皇宫,人多眼杂,在路上确实容易出现问题。
比如朱厚照,两次落水,并最终要了命,也都是离开了皇宫,在外面发生的。
“这些狗东西!
胆子果然够大的!
不过,这次的事儿,应该到此为止了吧?
接下来不会有人继续放火烧皇帝了吧?”
朱元璋望着韩成询问。
毕竟事不过三,都已经放了两把火了。
难道还真的敢放第三把火不成?
韩成摇了摇头道:“事情到此并没有结束。
第三把火,还是烧起来了。
并且这次还特别的严重。
两次行宫起火,嘉靖皇帝也发了怒,处置了一些人。
且郑重叮嘱,让人一定要注意防火。
千万不能再让行宫起火。
可是在这种情况之下,火却还是烧了起来!
到了二月二十八日这天,皇帝车驾进入重镇卫辉。
夜里四更天,不知道从哪个角落里冒出来的火苗,乘着风势,一下子席卷整个行宫。
这些用木材,芦苇,毛毡搭建的帐篷,顷刻间化为一片火海。
瞬间浓烟滚滚,一片火海!
左右侍卫、宦官等从睡梦中惊醒,乱作一团。
仓猝间,竟然都没有管皇帝。
这些宦官等,很多人都逃了出来后,出现了一个极其大的失误,那就是这些人都安然无恙的逃了出来。
却偏偏把皇帝给落在了里面!
此时火焰四起,周围毕竟是一片火海……”
听到韩成说到这里,朱元璋面色难看。
手已经不自觉的,按在了腰间剑柄上。
他想要杀人了!!!
“嘉靖呢?他是怎么出来的?”
朱元璋忍不住询问。
虽然从韩成之前所说。,嘉靖活到六十岁的话也知道,嘉靖不会葬身这次的火灾。
可朱元璋心里,还是捏了一把汗。
想知道嘉靖这次,如何逃出生天……(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