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在会议室中响起。
徐川认真的听完了整个自己介绍,很流畅,也很普通。
如果是这方面来看,这款ai学术助手和目前市面上的人工智能ai助手比起来也没太大的区别。
无论是市面上已经有了手机语音智能助手还是其他类似的产品,做到这一步并不难。
当然,对于一款ai学术智能助手来说,判断它是否强大并不仅在于语音对话这些方面。
语音对话虽然是基础,但对于一款学术形的智能助手ai来说,数据分析、文献综述、语言翻译、实验设计、知识管理.等等这些才是最主要的核心因素。
思索了一下,徐川开口道:“小a,帮我搜集一下有关于强电统一理论相关的论文,并且按照重要性进行一个排序。”
“好的,小主。”
荧幕上,旋转着的银河图片变换着,徐川一边等待一边在心里默默的计算了一下时间。
约莫过了半分钟左右,荧幕上,旋转着的银河图闪烁了一下,紧接着一条条的理论和链接开始显现出来。
排在第一条论文让徐川有些讶异,不是他的强电统一理论,而是他公开在《数学年刊上的《杨米尔斯方程解的存在性与解的证明论文。
这是杨·米尔斯存在性和质量间隙难题的上半部分。
而排在第二位的同样也是来自《数学年刊
《对于任意的、紧的单群g,在 r4上存在以g为规范群的有质量的量子杨米尔斯yangmills场,并且有质量间隙> 0!
这是这是杨·米尔斯存在性和质量间隙难题的下半部分。
第三位也并非强电统一理论,是戴维·格罗斯、戴维·普利策和弗兰克·维尔泽克三人的‘强相互作用理论中的渐近自由现象’论文。
一直往下翻,直到到了第九名的位置,他才看到自己的强电统一理论。
在这个排名才看到自己的强电统一理论,徐川自然是有些诧异的。
这个聪明的智能助手,感觉起来似乎并不怎么聪明的样子?
ps:昨天加班到了深夜,没来的及更新,抱歉,明天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