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这才把两根香蕉重新递过去。
老支书这才不好意思的咬了一口,他顿时不说话了。
倒是胡奶奶惊讶道,“这是水果?怎么还有这么软的水果?”
像是他们这种老人都可以咬得动,像是漠河的那些水果,他们大半都吃不了,实在是年纪大了,牙口不好,基本上都咬不动。
陈银叶鼻头一酸,“嗯,软软的香蕉,知道你们可以吃。”
“这玩意儿很贵吧?”
老支书突然舍不得吃了,拿着吃到一半的香蕉,看了又看。
“不贵。”
陈银叶,“我租的房子门口就有一株香蕉,上面结满了香蕉,你们要是想吃,回家给你们摘了吃个够。”
听到这话,老支书和胡奶奶顿时松口气。
() 一路上两人望着窗外,“这里真好啊。”
“真暖和。”
“呼吸不冻鼻子,也不流鼻涕了。”胡奶奶年纪大了,一冻狠了,就是鼻涕一大把,根本控制不住,为此家里的那些孩子,没少嫌弃她。
但是她发现,自从下车到现在,她就在也没流过鼻涕了。
陈银叶一边牵着一个,“这里很暖和,以后你们就住这边好了。”
老支书下意识地要拒绝。
陈银叶打断他,“我每天下班回去,冷清清的,连一口热乎饭都没有,你们来了就不一样了,我每天下班回家就可以看到你们了。”
“而且,奶奶——”她把头倚在胡奶奶的肩膀上,“我在外面的时候,特别馋您做的那一锅大碴子粥,配着腌黄瓜。”
“想的不行。”
这话说的,胡奶奶顿时心软了,她抬头去看老支书。
老支书沉默了下,“先住住看吧。”
“而且,银叶丫头,我和你奶奶不该是你来养。”
他们做了一辈子,要养也是那些儿子养。
哪里轮得到孙女来养啊。
陈银叶,“我不在乎。”
“爷爷,奶奶。”
“以我现在的工资,能把你们养的很好。”
两位老人听了心里舒服,忍不住摸了摸陈银叶的头,却都没在继续这个话题。
他们是打定主意要回去的。
他们留在这里久了,就是银叶的拖累,她是要说婆家的,谁家说媳妇的时候,愿意自己的妻子有两个大拖累?
他们很默契的都不在提这个话题。
*
北京,清大一中,一大早才刚八点的时候,邮差便来招呼了,“陈老师,沈大夫,有你们的包裹。”
原本在洗漱准备上班的陈秋荷,顿时走了出来,“什么包裹?”
邮差哪里知道,他摇头,“这是从南方寄过来的。”
这话一说,陈秋荷就知道是谁寄的了,她顿时大步流星的走了出来,接过包裹,朝着对方道谢后。
这才回到家里拆开了包裹,一打开就掉落了一个纸条,上面写着包裹的种类。
海参,瑶柱,干对虾。
那对虾看着吓死人了,足足有成年人的手掌大,这要是没晒干之前,得多大?
这会,家里的人都陆续起来了。
“怎么了这是?”沈怀山正在刷牙,探头出来问了一句。
“美云寄回来了不少干海货。”陈秋荷看完上面的叮嘱,“说是让我们炖着吃,冬日吃着好补身体。”
沈怀山刷完牙出来,看完所有的海货,他忍不住感叹了一句,“美云就是在千里之外,还在记挂着我们。”
这种情况,同时在季家和宋家上演。
季家收到的是一个大包裹,里面被分了两份,一份是给季家人的,一份是给她嫂子宋玉书的。
宋玉书现在怀
孕,最应该吃这些海货,这年头怀孕不存在补充dha,沈美云只能从别的方面,给宋玉书尽量完善一些。
季奶奶看着那一大堆包裹,她笑眯眯道,“美云啊,这孩子真细心,不管走哪里都记挂着我们。”
“走,我去把这一包送到隔壁去。”
宋玉书家就在季家隔壁,两家离的很近。
她到宋家的时候,宋玉书在院子里内躺椅上晒太阳,太阳太过刺眼,以至于她眼睛上还盖着一本书。
显然是在愉快的养胎。
季奶奶,“玉书,美云给你寄了一包东西,快来看看。”
这话一说,宋玉书顿时把脸上的书给拿来了,露出了一张过于白皙的面庞来,人家说怀孕后会变丑,但是宋玉书却没有,她被照顾的极好,红光满面的。
甚至,七个月的肚子,如今却还是健步如飞,看的季奶奶心惊肉跳。
“你给我慢着点。”
宋玉书本来就是高龄产妇,还这把无所顾忌,真是把外人都给吓死了。
宋玉书兜着大肚子,“没事,医生说了我过了二个月,就是正常人了。”
她很是好奇,“美云给我寄了什么啊?”
季奶奶把包裹递过去,“你自己看看?”
宋玉书利索的拆包裹,在看到那足足手掌大的干对虾时,她忍不住惊叹道,“美云还是喜欢我的。”
还有那干海参,瑶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