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由自主的便想到了神鸟,更想到了当初大宋开国皇帝前往骊山拜见神鸟之事。
“不知道当时神鸟为什么不愿意庇佑大宋?”
“居然没有神鸟的庇佑,但是大宋依旧如此繁荣昌盛!”
“神鸟曾言,一个王朝的鼎盛需要自己去争取,而不是需要神鸟的庇佑才能获得。”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鸟也深知此道理!”
“……”
此时此刻,大宋之内终于有很多人明白了神鸟的苦心,然而对于大众之外的他国而言,就代表了不同的意义。
比如西夏就有传言:
“南方大宋开国皇帝曾前往骊山神鸟殿拜见神鸟,想要请神鸟庇佑大宋,却受到了神鸟的拒绝!”
“如此便可以看出,大宋不会得到神鸟的庇佑,大宋没有得天下的天命!”
“故而,西夏可以南下取而代之,覆灭大宋,建立一个更加强盛的国家!”
“……”
与此同时,在金国境内也有类似的传言。
这样的传言不断地鼓励着西夏与金国想要攻入大宋,并且取而代之。
同年秋,金国覆灭,辽国取而代之。大宋大喜,欲要联合辽国共同应对西夏,辽国同意。
然而,在大宋大军即将出征之际,辽国背盟,对大宋发兵,大宋猝不及防,慌乱之下大败!
同年夏,辽国兵马陈兵大宋边境,感受到辽国匹马之强,大宋皇帝与朝中大臣皆有畏战之心。
未久,大宋同辽国签下澶渊之盟!
至此,大宋同辽国终于实现了一定的和平,同时,共同应对西北之地的西夏。
对于国内,大宋天下百姓愤慨不已,没想到他们认为的大宋强国,竟然同辽国等蛮夷之国签下了丧权辱国的澶渊之盟!
这如何能忍?!
“区区辽国而已,蛮夷也,岂能打得过大宋?一定是朝中有奸佞之人,阻遏大军出征故而大败!”
“憋屈!实乃憋屈!”
“我泱泱华夏,岂能被蛮夷任意欺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