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活了一个多月,机器部件这些什么的看都已经完全配齐。
唯一一点不确定的就是,周律作为一个代工厂,不想局限于一两种品类。
像他这样的厂子京都不少,自己作为后起压力也大。
毕竟蛋糕就那么大,人越多,分到的就越少。
陈诚:“恭喜啊!”
陈成功:“不错,这才几年,就开始自己独揽一方了。”
周律:“谢谢各位老板赏脸,大家都吃好喝好。”
周律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多人过来捧场。
剪裁仪式完成,周律定了位子,几人都移步到餐厅。
罗永:“预计什么时候正式开工?”
周律和罗永各端了杯茶碰了一下:“传统纺织厂太多了,在想开拓其他市场。”
两人站在窗边,罗永望向窗外:“传统之所以传统是因为它的受众是目前的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老百姓,为了符合国家规定,定价的性价比以及复购率以及利润最高的无疑是普通衣物。”
“羊毛、羊皮这类的利润高,但成本太高,到时候连预计出货量都肯呢个会达不到。”
“你心里想的我们何尝没有想过,保险起见最后还是不了了之。”
周律不以为
然,“你考虑的一直是中国市场,为什么不考虑国外市场。”
罗永顿了一下,现在国贸确实是未来几十年的下一个港口目标,但没有先例或者渠道,怕也很艰难。
罗永:“和外国佬谈生意?他们一个个奸诈得很,再加上语言不通很难。”
周律没有再说话,现在唯一要做的就是先运行起来,剩下的想法将来也有机会实现。
周律:“知道了,走,过去吧。”
陈成功:“你说不是也赶巧了,我手上正好有一批货加工来不及,周总要是不嫌弃的话,首单就与我合作了?”
现在有块地姓周,对于陈成功来说,他怎么也要分一杯羹。
周律毫不犹豫道:“多谢陈老板看得起,不过首单在买地的时候就与罗总签了合同,你看下次?”
陈成功笑着:“没事,有缘合作。”
罗氏的发展速度,遍布整个京都,马上就要与陈氏并肩。
陈成功老了,自然没有了年轻时的那股劲,尤其是现在看到周律,就像是看到了当初的自己。
不计后果,撒手就是一个字干。当了老板有一个好处,那就是除了与人约了时间谈事,其他时候想什么时候去
就什么时候去。
陈香莲和李娥在家,除了聊点别人家的家长里短对苏幼和周律的事都是一个态度,随他们。
李娥收拾着桌子,以为周律送了苏幼自己就去上班了。
“今天休息?”
周律:“这几天没有什么事,去不去都行。”
李娥本来想说什么,突然想到周律自己已经是老板了,就没有多说。
周律抱着周苏寅,“下个月二十八就是乖仔的周岁酒了。”
李娥抹着桌子,“是啊,时间一眨眼就过去了,不知不觉,乖仔也都一岁了。”
周律看着怀里的周苏寅,像是在自言自语,语言发音还有些模糊,唯一喊得比较清晰的就是妈妈。
周律:“过了一岁就可以教他走路了吧?”
陈香莲从房间出来,“教是可以教,但毕竟还小,学会也得不少时间。”
周律有自信,周苏寅肯定学的快。
周律:“总不能要抱到两岁吧?”
当即,周律心里就盘算好了,等满月酒一过就教他走路,到时候学会走路了,就跟着自己。
周律想到和苏幼结婚以及苏幼的升学酒。
“到时候我们提前一个礼拜回去,桌子什么的跟以前一样,挨家挨
户借,厨子去隔壁村请,其余要准备的就是菜和钱了。”
陈香莲:“在村里办确实比较方便,大家都是熟人,东西什么的也能凑出来。”
周律想到苏幼,那会儿最好星期五出发,这样请一个礼拜的假,加上四天周六周天时间上也很充足。
苏幼从上个学期就已经慢慢自学了,现在讲的这些,她也早就自己学过了。
三月一过,苏幼也是算着日子,周律也跟她说过请假的时间。
办公室
张良:“要请一个礼拜的假啊?”
苏幼:“嗯,我儿子满周岁得回趟家。”
苏幼是这一届的唯一一个特殊,张良自然都知道。
张良签了字,提醒道:“学习上自己也得跟上不要掉队了。”
虽然苏幼的成绩每次都是数一数二,班上“奖学金的固定名额”,但张良还是忍不住唠叨。
苏幼:“好。”
自己要请假的事,她也跟安韵、冯巧说了。
本来还担心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没想到是乖仔的周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