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春一听李纨这话,便知李纨这是答应了。然后又看向迎春,迎春自是不会反对,惜春虽说心里不乐意,可到底也不想做得太绝,只得笑笑说道:“平日里我就不喜这些,不过你们要是都答应,我自是不会反对的。”
宝玉那是乐意的很,忙说道:“原先我就想起诗社,没想到三妹妹竟抢先了。”黛玉笑嗔道:“你也省些事吧。三妹妹不说出来,也没见你说,这会子偏想抢三妹妹的功劳。我们再是不认的。”
湘云本就是好玩的,听了这个,哪里会不答应,也急忙叫好。宝钗无奈地摇摇头说道:“只是咱们虽起了这诗社,可到底也是闺阁玩笑罢了,只宝兄弟千万别出去时把这说给外人听了。”
李纨也说道:“正是这话。”宝玉忙说道:“我哪里是那不懂事的人,自是知道这些的。你们尽管放心吧。”
黛玉便说道:“既起了诗社,那咱们不如也别用姐姐妹妹的称谓了,依我说不如各自起了别号,方不负起这诗社之意。”
众人一听这到是个好主意,宝钗笑道:“越发了不得了。”
李纨笑道:“如此倒也雅致些。只我先想到了就叫‘稻香老农’再是无人能占的了。”
探春紧跟着笑道:“我也起好了,平日里我最喜欢的就是芭蕉了,不如就叫‘蕉下客’”黛玉忙嚷道:“快把她牵下去,炖了脯子吃酒。”众人有些不解,黛玉笑道:“古人曾云‘蕉叶覆鹿’,她既称蕉下客,哪可不是鹿吗?”众人一听都笑了出来。
探春只做气恼道:“你别竟拿这些古话来打趣人,我倒替你也想了一个。”黛玉撇嘴说道:“你能想出什么好的来。”
湘云催道:“三姐姐快些说出来。让我们听听才是。”探春看着黛玉便笑着说道:“古有娥皇、女英洒泪滴竹成斑,那斑竹又叫湘妃竹,如今林姐姐又住潇湘馆,不如就叫潇湘妃了倒也贴切些。”
黛玉含羞不语,只那宝钗深深看了黛玉一眼,继而转开视线抿嘴笑笑说道:“这名听起来果然不错,三妹妹真真有心了。”
宝玉急道:“你们也替我想一个罢了。”黛玉只装做想了想这才说道:“竟叫你无事忙,倒也好些。”
宝玉一听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林妹妹再替我重起一个好的,。”
湘云插嘴说道:“不如就用小时一起玩时起得绛花洞主?”宝玉听了更不好意思了说道:“那不过是小时玩闹胡起的罢了,哪里能用这个呢,蠲了这个再另起一个罢了。”
这时还是黛玉说道:“也不必再想别的,宝玉住怡红院,不如就叫怡红公子也就是了?”
宝玉回味了一下忙说道:“这个不错,就用这个好了。”
迎春和惜春相视一眼,这才说道:“我和四妹妹又不会做诗,竟不必特意起了,不拘叫什么也就罢了。”
宝钗说道:“虽说不会做诗,可好歹也是这诗社的人,不如二妹妹住在紫菱洲,就叫紫菱,四丫头住在藕香榭,就叫藕榭。”
这时李纨也说道:“我替宝妹妹也起了别号,就叫蘅芜君。”众姐妹听了也觉得不错。
宝玉见湘云一直没说,便问道:“云妹妹可想好了?”湘云摇摇头有些低沉地说道:“我们家虽有几处楼台轩馆,可我又不住着,借来也没什么意思。”
宝钗笑道:“听老太太上次游园时说过,你们家也有个‘枕霞阁’现在虽没有了,可到底你也是它的旧主人,不如就叫枕霞旧友倒好些。”湘云听后也只得应了下来。
李纨见众人的别号也起好了,便笑着说道:“如今这诗社也起来了,就要有诗社的规矩,我请紫菱和藕榭做副社长。也好帮着我一些。”
众人也都答应了。李纨接着说道:“每次出了题后,若有简单些的,我们三人也做着,但你们的诗由我们三人来评出高低来,落弟的便要受罚,只是罚什么,每次就不同了。不知大家有没有意见?”
宝钗笑道:“理应这样,才让我们心服的。”黛玉也笑说:“那我们可要认真些,到时若落弟,可就难堪了。”
探春斜睨了黛玉一眼说道:“林姐姐这分明是故意的,谁不知道当初娘娘省亲时,曾当面夸过林姐姐作的诗。这会子又说落弟的话。”
宝玉苦笑道:“只怕这话是说给我听呢。”湘云也忍不住打趣道:“算你还是个明白人。”一时间屋子里的人全都笑了出来。
李纨等着安静些后,这才又说道:“今儿刚好外面抬进两盆白海棠,我看着还好些,不如就以它为题。”
迎春道:“那就由我限韵了。”说罢便走向书架前抽出一本诗来,随意揭开一页却是七言律,递给众人看了后,又朝门口一个小丫头笑道:“你且随意说个字。”
那小丫头正倚着门,便说了“门”字。迎春笑道:“那就是门字韵,‘十三元’了。只头一个韵要‘门’字。”又命小丫头拿来韵牌匣子,抽出‘十三元’一屉,随意拿了四块出来,却是盆、魂、痕、昏四字。宝玉一看便有些发愁道:“这四字却不好做呢。”
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