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战国狐出没> 第39章 第一九零章 报仇(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9章 第一九零章 报仇(三)(2 / 2)

胜开始给我讲起来这对兄弟,同时也是他堂叔的种种家事。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兄弟阋于墙”。

我笑道:“骁不才,不过诗曰‘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想来他们门内争斗,碰到外辱还是会一心一意的。”

“这已经是离心离德了!”赵胜道,“左师偏爱幼子,有心让长子继承家业,而由幼子袭爵。如今左师年岁高迈,公孙平没有父命而回到邯郸,这其中必然有人作梗,分化我们。”

唔,你不说我都忘记了,在名义上我们是一伙的。真抱歉,最近背后下黑手有些太过投入了。

“左师为何一定要让幼子袭爵呢?”作为周礼的定制,士大夫死后,长子可以继承家业,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爵位。一般来说都是降等承爵,比如卿士死后,儿子继承大夫的爵位;大夫死后,儿子继承士的爵位;士死后,儿子就没有爵了,只能说是士人,表明出身。故而孟子说“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家业都给了长子,何必在乎一个大夫的爵位呢?现在赵国朝堂明显年轻化,让长子承爵,幼子可以随便弄个大夫去部署里视事嘛。

“这事……”赵胜有些迟疑,终于道,“胜以为,左师是想谋求定身封。”

呦,传说中的定身封啊!

我们常说位极人臣,对于一般人而言,身为上卿,命为宰执,再加上个封爵,足以归家庙告祭祖宗了。然而对于某些人,比如赵成来说,这样并不足以称之为位极人臣,不足以告慰自己的庞大野心。

他还要加一块——定身封!

定身封不同于普通的封地。普通封地有两种,一种是连瑞那样的食邑。除了从封地上收取财物之外没有其他权力,尤其不能征兵铸币。另一种就是田文的那种薛城,只要是在薛城,田文就是老大,想干什么都行。

不过即便是田文的薛城也不是定身封,因为随时可能被国君收回。当今世上真正的定身封只有魏国的安陵君。安陵君是魏襄王的弟弟,当今魏王遫的叔叔,公子无忌的叔公。他的安陵国是魏襄王封的,虽然只有五十里,但是即便魏王都不能收回。我记得秦始皇灭了魏国之后,想用五百里去骗安陵,结果被唐雎恐吓住了。中学时上过的《唐雎不辱使命》说的就是这事。

原来赵成是想要定身封啊!

定身封是跟着承爵走的,哪个儿子继承了爵位,就能继承封国。难怪两个儿子那么紧张,甚至不惜投靠外人。

问题是,现在赵成能否拿到定身封也是一件玄乎其玄的事啊!肃候当年没封,武灵王也没封,凭什么认为这个侄孙就会封给他呢?

“胜想请先生去拜会左师。”赵胜道。

“相邦,这是左师的家事,我们贸然卷入,合适否?”

“不,”赵胜坚决道,“这不是左师的家事,而是关系到新城君、我、左师的盟约。”

公孙平那个小子除了老爹之外还有什么?

“公孙平在以仁孝闻名国中。”赵胜叹了口气。

我瞬间犹如雷劈一样。一个一心惦记着父亲的爵位和遗产,可以跟家族敌人勾勾搭搭,住在女闾里大半个月不回家的男人,居然是以仁孝闻名的贤人!这孩子是怎么伪装的?

“如果他反对左师,恐怕说他不孝的人很少,反倒认为左师不义的人更多。”赵胜道,“这无疑让李兑获利。”

“我去见左师又有什么办法呢?”我问道,“我与左师素未往来,他门下人才济济,怎么会听我一个外人的胡言乱语?”

“左师曾评价先生,光而不耀,实天下之谋主。”赵胜停了停又道,“或许有些不祥,不过左师以为先生之才,出狐婴之右!”

“狐子,”我笑了笑,“乃是千年一出的人杰,骁怎敢与他比肩?左师谬赞了。”

“总之,此言可以明见左师视君为栋梁,请先生切莫推辞。”赵胜道。

我躬身拜道:“如此,恕骁孟浪,还请相邦为骁引荐。”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