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战国狐出没> 第13章 第一六四章 司徒(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章 第一六四章 司徒(二)(2 / 2)

宠信有加。”

呦,贪我的功劳,真是有点本事啊。

缪贤,我把这个名字在口中反复念了几遍,突然想起一个人来。

蔺相如。

这家伙不就是缪贤的门客么?现在不知道多大了,是否已经拜入了缪贤门下。

“这人有什么弱点?”我问巫弓。

“贪财,”巫弓笑道,“胆小。而且我听说一件事,主公可以以此挟持他。”

“说来听听。”

“和氏璧在他手上。”巫弓道,“就是楚国那块和氏璧。”

和氏璧的故事早就家喻户晓了。楚国有个叫卞和的人,两度将和氏璧贡奉楚王,结果被当做骗子砍掉了两只脚。好不容易等到楚文王即位,方才剖开了石头看到了绝世美玉,遂名和氏璧,成为与随侯珠并称的两大国宝。

不过随侯珠只是显赫百年,而和氏璧却被秦始皇刻上了“受命于天,既寿且昌”八个字,成为传国玉玺。

这块传国玉玺成为历代中原王朝正统的象征,直到大唐天祐四年,朱全忠废唐哀帝,夺传国玺,建后梁。十六年后,李存勗灭后梁,建后唐,传国玺转归后唐。又十三年后,石敬瑭引契丹军至洛阳,后唐废帝李从珂与曹太后、刘皇后携传国玉玺登玄武楼。石敬瑭陷洛阳,李从珂自焚,传国玉玺才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从和氏璧始,传至唐末,计一千六百余年。

这么一块史诗级的宝贝,现在就在缪贤家里的。

《左传》有云:“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现在还真是贴切呢!

我到底是后知三千年大事,上下一窜连,想来蔺相如之后“完璧归赵”,可见这块玉最终没让缪贤保住,还是落到了赵何手里。不过那应该还有几年乃至十几年时间吧,缪贤真悲剧,这么长时间都睡不踏实。

这个消息我转身就告诉了宁姜。宁姜曾经跟王宫里的寺人有过联系,不过基本上走的是信期的那条线。沙丘之变后,信期彻底失宠,加上老对头缪贤上位,恐怕现在早就在哪个土坑里化作了无名尸骨。不过要想送财物,路子总是有的。

将这则消息告诉宁姜也是方便她掌握主动,不至于让那个阉货不知道自己的斤两。当然,光是这样也不行,还得断了他的后路,让他拿着烫手,藏着闹心,想送都不送走。于是我只好破费了,将陶朱氏送给我的夜明珠取了一颗,配上一个雕刻精美的木盒,铺上绸缎,让连瑞进贡赵何。

赵何那家伙喜欢搏击角抵斗剑之类的体育运动,势必也会参与其中的赌博。本来这些戏与赌博就是密不可分的。而且我听说赵何赌运欠佳,输了不少钱,那么应该会很在意自己的收入。现在的君王虽然权力远大过后世的许多皇帝,但是富庶的地方早就成了贵族的封地,边境守郡递缴的国税也榨不出多少油水。赵何那么大手大脚花钱,总是会有捉襟见肘的那天。

为了让夜明珠看起来更贵重,我还让十三郎暗中运作,让赵何在短短十天里就输了一大笔钱谷。他那么个温室里出来的花朵,怎么可能知道有假拳假跑假摔诸多故事?在赵何输得都快赖账的时候,我才让连瑞觐见赵何。

赵何在桐馆接见了连瑞,我作为陪臣也得以入内。两年了,这里的布局摆设一点没变,甚至有些颓旧。赵何并不是一个穷奢极欲的国君,这或许是唯一让赵雍泉下能够安心的事。不过一个赌博穷得连债都还不起,这得多伤赵雍的心啊。

还想赖账!你以为自己是清朝皇帝么?

知道周厉王是怎么死的?

知道周赧王因为还不起债被人逼到一座高台上,从而创造了“债台高筑”遗臭万年么?

这个时代虽然已经不讲信义了,但真要是名声臭了,还是会寸步难行的!

“新城君此来何事啊?”赵何端坐主席,明知故问道。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