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战国狐出没> 第28章 第一一一章 齐闵(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8章 第一一一章 齐闵(一)(2 / 2)

我摇了摇头:“爱则唯一。”

孟轲说的推广出去的仁爱,看似很美,其实还是不离儒家的“礼”。所谓“礼”就是“离”,各阶层相离,各司其命,这就是礼。如果不相离,则是非礼。这就是为何周公连儿子哭父母,孙子哭祖父母的哭声都做了区别。所以孟轲推及给“人之老”的并不是爱心,而是行为。

他的那两句话换个语境就是:因为我养狗,所以不忍心吃狗。

他对其他的狗并没有爱,只是出于关联心理产生的貌似爱的行为。

所以他不说“爱吾幼以及人之幼,爱吾老以及人之老”。

“胡说!”另一个佩剑的儒生听我说完,尖叫着站了起来,“你在诽谤我的老师!”

“孟子是当世大贤人,”我严肃道,“他奉行自己的主张如同脚踩在鞋里一样没有间隙。按照他的话,爱齐王也要推广到燕王,但是燕国子之之乱的时候他却谏言攻打燕国,夺了燕国的国宝。那么我反推过来,是否他不爱齐王呢?是否也希望齐国的国土被外国攻打,国宝流落他姓的宗庙?”

底下静寂一片,一脸欲辩无言的是儒生,他们又不能否认孟轲是贤人,更不能承认孟轲说一套做一套。我这也算间接帮夷之报了仇,墨门学子脸上都浮现出得意的笑容。

我又道:“其实我相信他是真的爱齐王。因为齐王给他上大夫的爵位,数千钟的俸禄,言听计从,支持他宣扬自己的主张,所以孟子一定很爱齐王不会有假。那么他为什么还会做出那种事呢?正因为他推广的行与对齐王的爱相抵触啊!在这种情况下,自然舍弃‘行’而维护‘爱’了。”

孟轲先生,你若是反驳这段话,恐怕对你的仕途会很不利哦。莫谓仆言之未预也!

我回头看了一眼激动不已的诸位墨者,决定给出最后一记,借着这次儒生的发难完成华丽的逆袭。

我对邹衍和那位不知名的孟轲弟子道:“在下不敢以自己的卑贱之躯玷污孟子家的厅堂,但又迫切渴望得到大贤人的指教,所以恳请二位替在下请教孟子:人之初,其性本善,为何刚出世的婴儿半夜哭闹,丝毫不顾及父母辛勤整日呢?这婴儿的本性真是孝么?又有双生之子,为了占有母亲的乳汁而互相拨打抢夺,为什么不讲丝毫的谦让呢?这对双生子的本性真是友悌么?”

你做初一,我做十五。

孝悌是仁的基础,性善论是礼的基础。孟轲先生,我的确无法解决这个难题,只好交给你了。

我本来只是想难为一下孟轲的。这个婴儿的例子是荀况先生作为性恶论的理据提出来的,千百年来儒法争议不休,从来没有人能够完满地解决这个难题。孔子只是说“性相近,习相远也。”并没有说是善的相近或者恶的相近。子思说“天命谓之性”,直到孟子才说“性本善”,这也是后来他有资格被人誉为亚圣的缘故。

正因为他的性善论,儒家的礼教才有了基础,君君臣臣的人伦社会,延续三千年的道德天下才有存在的理由。否则的话……呵呵,看看荀况就知道了,一旦老师说性本恶,立马会有两个学生跳出来搜索替换,把“礼”改成“法”。其中一个学生叫李斯,另一个叫韩非。

我在台上站了片刻,见没有人再提问了,缓缓走下木台。称我为夫子的众人自然将我围在中间,端上热水,递上热布巾。我没有推辞,台上的风的确挺大的。我举起水碗刚喝了一口,还没来得及下咽,就看到人流如退潮一般朝稷门涌去。

“他们去干嘛?”我不解问道。

南郭子淇自告奋勇追过去找人询问,过了半晌才回来。他一抹头上的汗珠,欣喜若狂叫道:“夫子!他们去找孟轲了!”

这些孩子也太心急了吧,去这么多人干嘛?

我将碗里的热水喝完,道:“咱们跟去看看热闹吧。”梁成早就迫不亟待想知道孟轲会怎么回答我那么阴狠的问题,若不是拘于必须落后我半个身位的老规矩,他早就一马当先跑去孟轲家了。

我吹了这么久的风,说了那么多话,有些累,所以走得比较慢。在我们马上就要进稷门的时候,从黑洞洞的城门里疾驰出一匹快马,马上的皮弁武士高举杏黄令旗,在我面前翻身滚下马背,喘着粗气道:“请墨燎先生即刻入宫觐见我王!”

他身后马蹄声声,激荡着城门洞里的回音,很快就有一队骑士跟了出来,将我们一行人团团围住。

那个武士平复了呼吸,再次喊道:“大王谕令:有请墨燎先生即刻入宫觐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