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人才纷至
在魏延投奔幽州以后,陆续又有许多人才来到幽州,投奔刘彬!其中有一些是因为幽州招贤馆的设立,慕名而来!有的是因为刘彬现在的权势,和他占据的大义名分,一些自认为忠于大汉的人,才特意来投奔刘彬的!除此之外,还有就是因为经过别人的介绍,有幽州方面的官员保荐的!其中有名的人有,以前大将军何进的一个幕僚,大才子陈琳!陈琳,字孔璋,广陵射阳(今江苏淮安县东南)人士,原先在大将军何进帐下任主簿,后来何进被十常侍杀死,然后董卓进京,大将军府被董卓接收!陈琳见事不可为,就暂时躲藏起来了!等到听说关东诸侯讨伐董卓,他本来是准备投奔以前的旧友袁绍的。但是刘彬在讨伐董卓的战斗中,出尽了风头。而袁绍这个诸侯联军的盟主,却是鼠目寸光,让人大失所望!
接下来刘彬迁徙洛阳百姓,回到幽州,陈琳就跟着这些洛阳百姓,一起来到了幽州,准备亲眼看一下幽州的状况,感觉一下刘彬是否值得自己投靠!结果到了幽州以后,幽州的一起都让陈琳耳目一新!所以在刘彬稍微安稳下来,陈琳就自己跑到招贤馆了!陈琳在以前大将军府办事,多少还是有点名气的,多少还是有点人脉的。招贤馆的负责人自然也是听说过他的名头,所以就把他推荐给刘彬了!刘彬接见了陈琳以后,对他的感官还是不错的!虽然以前陈琳在大将军府,跟着何进与自己做对过,不过那都是各为其主,所以刘彬并没有因此责怪陈琳!
不过对于怎么安排陈琳,刘彬就有点苦恼了!说实话,陈琳这个人名头不小,算是个大才子!但是从历史上记载的,这个家伙不善于理政,也不善于治军,更加不善于出谋划策!至少在刘彬的记忆当中,陈琳之所以能在历史中留名,还是因为袁绍和曹操爆发战斗,也就是官渡大战之前,作为袁绍麾下一员的陈琳。写了一篇檄文,把曹操骂得是狗血淋头,一时之间,被天下人所知!曹操看了陈琳的檄文,也是大为赞赏陈琳的文笔!可以说这家伙除了文笔斐然以外,也没有多大的本事了!所以刘彬才有点头疼应该怎么安排陈琳!人家既然来投奔他了,而且还是文职人员,他不能置之不顾呀!但是在幽州州牧府,没有一技之长,不会处理政务,那是没有办法生存的!而总参谋部,又是要懂得战争谋略,陈琳也不会呀!这个陈琳除了文笔斐然以外,实在是没有什么长处!
等等!文笔斐然!刘彬忽然有了注意!既然陈琳文笔斐然,那就让他去幽州书院任职,教书育人好了,同时可以让他在报社做一个主编,控制社会舆论呀!这样安排,既可以对自己控制整个幽州,大为有利,也可以不让自己留下怠慢贤才的恶名,更可以让陈琳的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一举多得!而陈琳知道了刘彬的安排以后,也是很高兴的去上任了!他本来就对那些勾心斗角的事情不擅长,在大将军府中的时候,已经有点厌恶了。现在到了幽州能够不再理会那些事情,还可以到自己早就向往的幽州报馆工作,发挥自己的特长,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陈琳自然是很高兴了!
在陈琳来到幽州以后,又有几个人来到了幽州,这一次这些人是经人介绍的,而且还不是幽州内部官员介绍的,而是在冀州的冀州牧刘虞介绍的!刘彬和刘虞一直交好,两个人都是汉室宗亲,又是邻居,以前刘虞就在幽州做作幽州刺史,对幽州的情况也很了解!他这一次介绍的都是一些幽州本地人,都是以前他做幽州刺史的干才,其他书友正在看:!冀州才俊甚多,刘虞又颇有威望,所以用不到这些人,在知道刘彬需要人才的时候,他就介绍给刘彬了!虽然这些人是刘虞暂时用不到的,但是他们可不是一些杂鱼,而是确实是一批干吏!他们分别是田畴、鲜于银、鲜于辅、齐周、孙瑾、张逸、张瓒、尾敦!
其中最有名的自然是田畴了!田畴字子泰,右北平无终(今河北省玉田县人,现玉田县为古无终国)人。在历史中,他原本是刘虞的手下,封为从事。田畴曾经警告刘虞公孙瓒乃大患,应除去,但是不获刘虞理会。之后他奉命出使长安!但是田畴回到幽州时刘虞已为公孙瓉杀害。田畴设祭大哭,公孙瓉惧其名声而不敢加害。此后,田畴一直没有出仕!一直等到曹操出关要攻打乌恒的时候,他为曹操出谋划策,帮助曹操大败乌恒!此后就一直没有再出仕!可谓是忠臣不事二主的典范!而鲜于银,刘虞从事,骑都尉。鲜于辅,刘虞从事。齐周,刘虞从事。刘虞被杀后,这三个人与刘和向公孙瓒复仇,令公孙瓒元气大伤。而孙瑾、张逸、张瓒三个人,在刘虞被杀后大骂公孙瓒,然后一起自杀了!而尾敦则是在刘虞死后,不顾个人生死,不顾公孙瓒的威胁,劫出刘虞的尸首,把他给安葬了!说起来都是一些忠臣义士!他们本来都是刘虞的部下,可是刘虞最后被调往洛阳任职了!他们各自也归隐了!本来在原来的时空,刘虞最终还是做得幽州牧,这些人又出仕,辅助刘虞了!可是在这个时空中,因为刘彬的关系,刘彬做了幽州牧,刘虞做了冀州牧!而刘虞暂时又用不上他们,所以他们也没有再出仕!也没有选择要辅助刘彬!一直到刘虞看到刘彬缺少干才,才特意把这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