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刘彬生气
荀彧听到刘彬轻描淡写之间,就把他的所有问题给解决了,于是他就说道:“主公大才!属下佩服!既然主公把所有的问题都考虑的这么周详!属下就没有什么好说了!属下只有好好的工作,来报答主公的大恩了!”刘彬笑了笑,说道:“呵呵!你还不要答应的太早!我话还没说完呢!”荀彧一愣,说道:“莫非主公还制定了什么政策?”刘彬笑着点了点头,说道:“那是自然的!既然我们鼓励生育,那么剩下来的那些孩子,我们也不能不管不顾呀!接下来的政策,就是为了解决这些孩子们的问题!不过在这个政策中,州牧府只是起到辅助配合的作用!主导的还另有他人!”
刘彬转过头,对蔡邕说道:“岳父大人,您现在执掌幽州书院,接下来的政策就与幽州书院有关!从即日起,幽州书院在各郡建立分院,教授一些相对基础的知识!此为郡学,然后慢慢的在各县建立县学,以此类推,本王要在十年之内,在本王下辖的领地内,州郡县镇,都要建立府学!本王要所有的孩子都能够识字读书!六至十二岁的孩子进镇学村学,十二岁到十五岁进县学,以此类推,幽州书院就是我们的最高学府,就相当于国子监!六岁到十五岁的孩子,官府负责支付学费,让所有的孩子免费入学!任何人都要进学校学习,不得违背!有阻挠者,不管是孩子的父母,还是官员,都要以律罚钱劳役,严重者,还要坐牢!另外技术学院,医学院,还有军事学院,也会在各地建立相应的分院!招收十五岁以上的孩子入学!十年育树,百年育人!本王为了治下的百姓能够全部都读书识字,决定长期实行这个政策!不管有多么的艰难,本王都要实行下去!”
刘彬的这话一说完,下面的人彻底都震惊了!如果说刚才刘彬说的,四十五岁以上的男子不能娶三十岁以下的女子,会让一些人不舒服,赶到有点难以接受!现在刘彬说的这些话,就连荀彧蔡邕这些人也不能平静下来了!郭嘉贾诩也是一脸的震惊!不过震惊过后,荀彧蔡邕这些人则是有点惶恐,而郭嘉贾诩则是欢喜!造成他们反应不同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前者都是世家大族,后者都是寒门子弟!在这个时代,文化其实都是掌握在这些世家大族手中的,世家大族之所以有那么超然的地位,就是因为他们掌握着文化,掌握着知识!朝廷的大部分官员,都是出身于世家大族当中!朝廷等于都是控制在这些世家大族手中的!寒门弟子即使偶尔出了几个杰出的人才,也是撼动不了他们的地位的!这种现象在南北朝时期达到鼎盛,一直到武则天时期以后,世家大族受到朝廷的大肆镇压,寒门子弟才开始慢慢兴起的!
虽然说印刷术早就出现了,但是世家大族为了自己的利益,为了能够长期保持自己的超然地位,一直排斥这种发明!所以印刷术虽然早就发明了,但是书籍的传播,还是靠着手抄本传承下去,一直到北宋时期,寒门子弟彻底兴起,才有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书,书籍才真正的可以发行天下!这个时代寒门子弟能够得到一本书,就可以当成传家宝,传承下去了!所以现在刘彬下达这个命令,才会引起这么大的震惊!世家大族的子弟才会那么惶恐,而寒门子弟才会那么欢喜!虽然说在之前,刘彬也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实行免费入学的政策,不过那都是以私人名义,而且那些受益的人都是以前跟着刘彬的后代,所以他们这些人也没有在意,没想到刘彬现在竟然准备在所有的领地内,推行这个政策!这让他们感到不可思议!
世家大族的子弟震惊惶恐的原因,自然是因为,如果这个政策实行下去的话,那以后他们世家大族的超然地位,就会不复存在了,!而地位不能得到保存,那么他们的利益,也会受到巨大的削弱!而相对的寒门子弟的地位就会得以抬高,世家大族就会慢慢的泯然于大众之间!而寒门子弟震惊欢喜的原因,自然是如果这个政策实行下去的话,那以后寒门子弟就可以彻底兴起了!寒门子弟受到歧视的现象就会慢慢杜绝了!寒门子弟的地位也会慢慢得以抬高,利益也慢慢增多!到时候,寒门和世家大族这个称呼就会慢慢的消失了!
因为截然不同的两个观念,两个不同的身份出身,所以刘彬的这些属下分成截然不同的两个阵营!世家大族出身的人自然是竭力反对刘彬的这个决定,而那些寒门出身的人则是极力的赞同刘彬的这个政策!这一次就连军方的将领也没有在保持沉默,他们也加入利润寒门子弟的阵营,竭力赞同刘彬的这个政策!因为军方将领大部分也是出身于寒门,这个政策也可以保证他们的利益,他们自然是不会在保持沉默了!他们也加入利润战团!双方就这个政策,喋喋不休的还是争执!引经论典,借古叙今,从整个幽州局势,到刘彬的个人利益,争得面红耳赤!一发不可收拾!总之就是为了让刘彬赞同自己的观点,世家大族的人是要刘彬打消这个念头,而寒门子弟则是想让刘彬实施这个政策!造福全社会!
而刘彬在他们争吵的时候,一直是保持沉默,任由他们争吵!不过随着下面人的争吵,刘彬的面子也慢慢的沉了下去!冷着脸坐在那里,注视着下面的大臣,闭嘴不言!下面的文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