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都市言情>迷失> 第七章 火中取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章 火中取栗(1 / 2)

第七章 火中取栗

柯冰的骨子里有一种赌徒的潜质,他不怕冒险。面对严峻的挑战时,他往往更加冷静。冒险要分清值与不值;赌也要分析自己的胜算。但是很多事,人算不如天算!

第七章(1)新生活

常住海边的人,对海产品并不感觉稀有,他们每年都会消费大量的海鲜。这种消费并不是为了追求奢侈,而是有条件成为习惯性消费。

同样道理,山里人消费那些被外界视为山珍的本地特产,也不会自我感觉奢侈。

很多观念,都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形成的。

比如苗丽,本来是个非常独立的职业女性,随着柯冰事业的巨大成功,她的诸多习惯和观念都在发生着质的转变。

以前穿的很讲究的品牌服装,如今却因品牌不够过硬而被彻底淘汰了。每天骑自行车或挤公共汽车上下班的习惯也不复存在了。

柯冰请来了一个生活女秘书,充当保姆,料理家务,出门时就是她的司机,还替她接送孩子,顺便采购饭菜。

苗丽对“秘书”的贴身服务从不适应到习惯,最后到了依赖的程度,似乎离开她自己什么都不会干了。

很自然,苗丽终于辞掉了医院的工作。起初她还有点失落感,自己为之努力奋斗了十多年的事业突然变得没有任何意义了,一时间还很不好接受,但是一旦接受了,就再也无法回头了。

以前,每天她都要奔波于家、幼儿园、菜市场和单位之间,每天不止八小时地面对行动迟缓的大肚子,精心地为她们做检查、接生或剖腹产手术。她必须谨小慎微,不能出现差错,因为自己的一个小小的失误,极可能给别人带来终身的遗憾。所以她必须投入大量的精力和热情来面对工作,所付出的辛苦与得到的收入实在不成比例。然而医疗单位在国内还属于暴利行业,苗丽感到可笑,老百姓对医生的收入已经嫉妒到了嫉恨的程度,为什么自己却没感到过收入可观呢?

对于一个工薪阶层来说,他们只满足于收入的稳定。随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的危机感越来越强了,不但固定工资改成效益工资,而且下岗分流和重组改制,随时有可能使他们失去饭碗,不但劳动强度增加了,收入相对降低了,最关键是失去了安全感。各行各业都在向国际接轨,物价也在与国际接轨,惟独职工的收入没有向国际接轨。人们开始为付出与回报的不成比例而心理失衡。

和绝大多数工薪阶层一样,苗丽也曾为了比较固定的收入而沾沾自喜过。可是后来一切都变了。与其它行业相比,医生的收入相对比较高,而且比较稳定,而她依然抱怨,自己的工作如果放在国外,收入应该是目前的几倍,而劳动强度却相对要小得多。因为国外人少所以病人就少。

其实这种比较有相当大的片面性。苗丽所比较的同行业,都是一些高收入的发达国家,比如英国、美国、德国等,仿佛国际上只有那么几个发达国家似的。她从来不拿自己的收入与那些落后的贫穷国家比,如此比较,心理当然不平衡。

苗丽心理最不平衡的就是自己在事业上的相对成功,与柯冰短短两年的努力相比,无论在成就上还是在收入上都有着天壤之别。

最后她终于彻底放弃了与柯冰的较量,她不再努力了,而是心安理得地坐享柯冰的劳动成果,成了一个全职太太。

如今回想起那些艰苦岁月,只能成为苗丽的谈话资本,说自己曾经有过一段多么艰难的日子,如今终于苦尽甘来,不用再那么劳累了。仿佛今天的优越生活完全是靠她的不懈努力和出色表现才赚来的似的。

事业是男人的生命,家庭是女人的事业。这一论点在柯冰与苗丽之间终于得以淋漓尽致的体现。

所有这些转变,都是由于条件的改变而改变的。条件发生了变化,人就要去维持平衡。柯冰也不例外,他的很多习惯也在发生着改变。

以前,天艺公司完全靠他自己来支撑,因为几乎所有的业务都是他自己策划的。当杜倩进来帮他之后,他就只管对外应酬了,公司内部的琐事都由杜倩替他打理。

随着杜倩对天艺公司的熟悉,不但内部管理得心应手,对外业务也应对自如了,尤其她能很得当地驱动整个公司的成员运作起来。而柯冰却越来越轻闲了,他只要在杜倩的安排下进行一些必要的应酬就足够了。

天艺公司成立不到一年,柯冰就由冲锋陷阵的总经理变成了后台老板,而杜倩才是真正的总经理。柯冰再有什么重大决定包括设想,都要先和杜倩商量。这样的改变对柯冰而言实在难得,因为不但公司能够巨额盈利,而且自己也有了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周旋在几个女人之间。

一切都在改变,惟独柯冰身边的诸多女人没变。仿佛没有女人的纠缠,柯冰就不能叫柯冰了。这些也是条件决定的,而柯冰具备这样的条件。

其实,柯冰在这方面也有了巨大的改变。他已经好久没有再找新的女人了。他对现有的所有女人都很周到。对妻子可以做到家庭安定,对田铃能做到合作愉快,和焦雨霁共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