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爱国军阀> 第672章 张鼓峰事件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72章 张鼓峰事件(1 / 2)

而杨兴则高兴不起来,新年刚过,中苏边境局势日益变得紧张起来。到这年3月,终于,在中苏边境张鼓峰,发生激烈的边境冲突,最后酿成两国全面宣战,造成双方死伤达到百余万。  这次事件的导火索是苏军远东空军部长拉平中将叛逃到中国。在苏方,在中方公开材料显示,拉平是叛逃到中国的,但杨兴知道,拉平是被绑架过来的。  叶若夫派出心腹干将留希科夫政治大将来到远东执行秘密任务,肃清中方、日方在远东的间谍网,逮捕远东军魂布柳赫尔元帅。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苏联,逮捕一位手执军政大权的元帅难度可想而知,何况,由于多位苏军高级将领也已被逮捕,看到内务部政治大将空降到远东,布柳赫尔当然知道留希科夫的来意。  为了保证自己的安全,布柳赫尔增加了自己的警卫人数,周围全部都是效忠自己的忠勇部下,在这种情况,留希科夫没有办法下手。而留希科夫到达远东后,也做出一副与布柳赫尔毫无关系的动作,连连逮捕数千名中级军官与军政人员,并且亲自批准予以处决。  留希科夫领导的远东大肃反震惊远东军政官员,也害得人人自危,大家每天上班前,都会与妻子告别,回来时都会暗自庆幸,今天没有上留希科夫的黑名单。  拉平空军中将就是这样一个,作为布柳赫尔密友,作为一名汞产档员,拉平不但战功卓著,而且以耿直、直言不讳远近闻名。这些性格在过去可能是优秀品质,但在大肃反中,都变成致命的缺陷,再加上其与布柳赫尔元帅亲密关系,留希科夫一上来就牢牢盯住了他。  经过罗致证据,肃清外围分子,留希科夫象一头狡猾的野狼一样盯住拉平中将,且在这年1月份下令逮捕拉平。在1937年7月份的前20天,留什科夫在”与俄罗斯敌人与间谍作斗争”浪潮中,就在太平洋舰队中逮捕了66名高级军事政治干部。  在远东地区就职的一年时间里,留什科夫亲自负责逮捕人数竟然超过3千余人,整个远东地区逮捕人数超过20余万,被枪决了七千余人,真是一场大屠杀,堪比纳粹的大屠杀(通过对肃反运动认识深入,东方常常认为我们特殊时期温和多了。  对主要被打垮领导人,最多是下放劳教,下放学习,好像毛太祖没有对任何领导人从**上消灭。刘主席、彭大将军、贺龙等人无不是病死的,其后人最多说他们在生病的时候没有受到很好医治,但若考虑到当时医疗条件,可想而知。难**自己生病就不敢开刀,认为这帮庸医,开刀一个死一个,所以,**、彭德怀、贺龙等人,在特殊时期中死去,账不能够算到毛太祖身上。  毛只是剥夺了他们的政治生命,而没有剥夺他们的**。这样也可看出,斯大林惨无人道,也可以看出俄罗斯是天生需要强人领导,像今天的普京。  而中国从古到今,表面上是皇帝等人**,但实际上由于在舆论方面的制约,但实际上还是讲究民主的。比如,前两天看《走向共和》的时候,看到慈禧要修园子,户部拿不出银子,慈禧大肆侮辱户部尚书,让其滚出去。  户部尚书为了维护自己尊严,以官位不要,当即在慈禧面前狂喊着:臣只会走出去,不会滚出去。  最后在侍卫拽着,被拖了出来。在被拖出来的时候,这位尚书还口中念念有词,大肆挑衅慈禧,而对这一现象,慈禧无能为力。)  虽然留什科夫在大肃反运动中不遗余力,但是由于远东方面军司令布柳赫尔早有准备,自从留什科夫来到远东后,布柳赫尔就加强了自身警备,特别是远东内务部部长杜科被留什科夫逮捕枪决后,布柳赫尔更是如此。  这个消息被打入苏俄远东内务部门的白匪探知,苏联肃反运动早惹得设在哈尔滨的俄罗斯临时政府注意,为了在苏联军队中建立影响力,一个小组早就密切关注留希科夫的动向。  在得知留希科夫将注意力盯上拉平中将后(这几乎是公开的秘密),谍报小组劝说拉平离开哈巴罗夫斯克,来到哈尔滨。  但是,性格耿直的拉平坚决的拒绝了这个要求,没有办法,由白匪参军所组成的行动小组不得不采取行动,在留希科夫采取行动之前,救出拉平中将,在付出10余人的伤亡代价后,将其营救到哈尔滨临时政府所在地。  不过令国民政府颇为后悔的拉平除了将苏军总体兵力布置告诉了中国情报人员,更进一步印证了中**方猜测外,其他的具体兵力布置,具体将领什么的,都恕不奉告。  当听到苏联在远东、后贝尔加湖地区集结了上千架飞机,几十万军队,听到苏联在远东、后贝尔加湖地区军队人数、装备的疯狂增长,这也让杨兴产生深深的忧郁,若是仍由苏俄在远东地区力量疯狂的增长,二十年后,苏俄象历史上那样成兵百万,如此毫无疑问影响国民政府的生存。在这种情况下,杨兴下令增加边防警戒,在前线构筑坚固工事。  而在斯大林方面,在听到远东空军部长拉平叛逃到中国,这可是这几年下来唯一叛逃的中将高级军官,更印证了德国、中国、日本的间谍机关已经深入到苏联军政内部,很多高级军官与外国敌对势力合作,准备针对人民的战争。  在这种情况下,斯大林下令叶若夫加大对军政官员的大清洗,下令远东方面军加强戒备,以应对中国方面的挑战。当然,考虑到布柳赫尔政治不可靠,斯大林也暗自部署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