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开艘航母去抗日> 218 气体动力学骗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18 气体动力学骗局(1 / 2)

两个人的对话都是用汉语。讀蕶蕶尐說網所以“乘波者”这个词对于伊利亚來说很陌生。汉语和其他语言有很大的一点不同。那就是组成汉语词汇的每个单字都有意义。不像其他的语言。单个音节是沒有意义的。所以汉语在描述新事物的时候。并不需要单独造出一个单词。只是把原來有的单字组合起來就行了。

正是这种特点。让伊利亚沒能理解“乘波者”。汉语里面同音字有很多。伊利亚哪里能知道是哪三个汉字组成了这个词。伊利亚是理科出身。这让他本能地对新技术敏感。这也是沙皇派他來和林远谈判的重要原因。

伊利亚隐约知道自己触碰到了深奥的机密。这个机密将有可能改变俄国未來的命运。他的心砰砰乱跳。可是面上却丝毫不露出來。微笑着问道:“林帅。请问这个乘波者是什么意思。”

林远笑道:“当物体的速度很快的时候。很产生一种波。我们把它称为激波。这种波的性质很奇特。波后面的空气的压力会有极大的提高。于是这种波就会推着我们的飞机前进。”

在这里。林远提到了乘波体的概念。这也是一种应用在超高音速飞行器上的结构。不过激波可不能推着乘波体前进。激波只是提供了飞行器所需要的升力。前进的动力还要靠飞行器自身所带的发动机。

林远也丝毫不担心他们知道了激波和乘波体之后能研制出超高音速的飞行器來。因为研究空气动力学最基础的东西是模拟计算。要知道NS方程是沒有解析解的。只能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计算流场。这些计算要是用人算的话。能把人算死。只能用超级计算机。可这个时代连计算器都沒有。

伊利亚从來沒有听说过这样的理论。他皱着眉头问道:“你说的是真的。”

林远笑而不语。心想:“你们就去研究吧。看看你们能研究出什么來。”

伊利亚见到林远沒有说话。知道谈话该结束了。他带上面具。瞬间就变成了一个典型的中国人。然后说道:“林帅。我先走了。我和李大人就在章义站。后续的事情。我们再谈。”

林远笑着指了指门口。伊利亚心满意足地走了出去。以为占了一个大便宜。林远看着伊利亚离去的背影。打开了通讯器。和北京舰取得了联系。

北京舰这次的远海航行。担负了很多项试验任务。其中就有一项:海基高超音速飞行器验证研究。这项研究主要是跟踪研究。跟踪的目标是美国的X43B高超音速飞行器。并试验我国最新研制的超燃冲压发动机。

飞行器的设计有好多方面。其中重要的一个就是气体动力学性能的设计。当气体的速度达到高倍音速之后。它的很多特性与低速阶段的差别极大。几乎是迥然不同。所以。这个项目的首席科学家是一名气体动力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某气体动力学研究所首席科学家。周华新。

由于林远一直沒有造飞机的意思。所以周华新很清闲。林远不是不想造飞机出來。而是造飞机先要造发动机。燃气轮机还太遥远。活塞式发动机也不成熟。唯一能用的只有蒸汽机。可是蒸汽机太笨重了。根本不可能用在飞行器上作为动力设备。

林远找到周华新。笑道:“周老。最近血压怎么样。”

周华新笑道:“还行。每天早上一片降压药跟着。它也高不上去。你今天怎么想起问候我这个老头子了。”

林远笑道:“我这不是临时抱佛脚吗。问候问候您。是怕一会儿求您的时候您不答应啊。”

周华新笑了两声。说道:“你求我的事情我什么时候沒答应过。有什么事情直说吧。”

林远问道:“您对气体动力学了解吗。”

周华新都研究它一辈子了。所以林远这是明知故问。想要引出自己下面的话。可是周华新却说道:“看的越多。越不敢说了解。研究了一辈子。不过是摸摸皮毛而已。有很多年轻人。不懂……”

林远知道周老喜欢哲学。而且经常把科学研究和哲学联系起來。他总喜欢给人讲搞科学研究的要懂一些哲学。不过现在显然不是听讲座的时候。林远连忙说:“不不不。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想问您了解气体动力学的历史吗。”

周华新说道:“略知一二吧。很多搞科学的人不喜欢学历史。我觉得这是不对的……”

林远心想:“幸好周老说话的速度比较慢。而且两句话之间间隔得比较长。这样一來打断他说话也不显得失礼。”林远于是又打断他。说道:“周老。您能不能根据1895年的气体动力学水平。把他们的研究引导岔路上去。重点是高超音速飞行器方面。”

周华新问道:“你说什么。”

林远解释道:“我想用这个方法來阻延别的国家的技术发展。我知道这个工作很难。这个时代的顶尖科学家也不好骗。如果编得出了错。他们一眼就看出來了。我可沒有这样的本事。只好來找您了。”

周华新“哈哈”笑道:“放心吧。包在我身上。”

林远又说道:“周老。我已经答应俄国人。要把乘波体飞行器送给他们。您看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