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福明> 第五十九章 回京前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十九章 回京前(1 / 2)

袁心怡摇摇头说道:“皇上沒事。南京虽说夏天热得多。不过总体说來。比北京更适合养生。内阁跟议会之间扯皮。倒是让皇上轻松了下來。不过这些日子却总还是被身为皇帝的那些框架所拘束。这让皇上很不满意。因此才想要将皇位交给太子。自己去当太上皇。”

朱由崧摇了摇头。现在自己那位皇爷爷沒有了内阁的拘束。做起事情來反倒是更加肆无忌惮了。大明朝还沒有那个皇帝会在未曾寿终之前逊位的呢。万历一朝算是开了先例了。不过祖宗规矩上倒也沒说皇帝沒死就不能逊位。而且现在有权力的大佬可都在北京。谁也沒办法來劝谏。也只能任由万历帝将皇位交给朱常洵了。

不过对于朱由崧來说。这件事情來的可真不是个时候。如今无论是女真还是蒙古都在蠢蠢欲动。而他们的驯服计划也刚刚开始。居然就要回去了。不过自己老爹继位总是一件大事。他不可能继续在这里呆下去了。

朱由崧叹道:“北方的事情也只能交给他们处理了。方世鸿做事沉稳。就算是做不成什么大事。也绝对出不了什么漏子。而且赵南星还在这里……或许应该给他一个名分了。只是作为经营国家农场的官员。对赵南星的品级來说也不适合。就让他來做这个辽东总督。”

因为中央方面军政分开的缘故。枢密院开始把持国家军事大权。那么地方自然也不会出现总揽军政大权的经略、总督。不过在新拓之地。总督府却可以组建地方卫戍军队。当然枢密院也做出了规定。地方卫戍军队属于内部治安防卫部队。不得持有75mm口径以上的火炮。也不得持有自动武器。而且必须由枢密院派出教官进行训练。

好在总督对卫戍部队拥有调动权力。不过如今辽东正规部队就有十万。基本上都在方世鸿手中。赵南星有沒有卫戍部队的调动权。倒是显得无关紧要了。

朱由崧在走之前。自然要跟方世鸿和赵南星交代一下日后北疆的事务。接到朱由崧的传召。方世鸿和赵南星马上放下了手中的事务。乘坐军列來到了山海关。日后他们二人就是辽东的军政大佬了。

虽然国内对辽东仍然 不太重视。毕竟辽东的人口太少。而且自从宋代之后。这里历经辽金元明四朝。原本就不是他们明朝的固有领土。而且那些读书人出身的士大夫。已经沒有了明初的开拓精神。也难免轻视辽东。

赵南星乘坐的是军事专列。路上根本沒有停留。因此只消12小时的时间就能够到达。下车之后他马上就看到了也是刚刚下车的方世鸿。这位方从哲方首辅的长子。被他们东林党所陷害。如今投身军旅。却已然是十万军队的统帅。也算是失之桑榆收之东隅。

赵南星跟方世鸿虽然同在辽东。却一直沒有机会相见。这次还是第一次见面。赵南星还担心方世鸿会对他抱有怨气。方世鸿的事情虽然不是他策划指使。却也跟他的默许脱不了干系。这次如果在这人流涌动的火车站闹了起來。恐怕有碍观瞻。

然而令赵南星沒想到的是。方世鸿见到赵南星却仍然微笑着上前。举手敬礼道:“赵大人。末将方世鸿见过大人。”

如今武将有枢密院在后面撑腰。而文官怎沒有对军队的调动权力。因此武将在面对文官的时候。底气也硬了不少。而且朱由崧在军中废黜跪礼之后。武将面对文官再也不需要跪拜行礼。不过行个军礼还是需要的。

赵南星惊奇的不是这种军礼。而是方世鸿这么从容的态度。实在难以想像。他就是当年因为一个歌妓而痛哭流涕的年轻人。赵南星这种宦海沉浮数十年的人也不得不称赞。这个年轻人居然还有这种沉稳的气度。或者说如此深沉的城府。赵南星摇摇头说道:“元辅有一个好儿子。”

方世鸿笑道:“赵大人谬赞。久闻赵大人文章方正。不过如今殿下正在等我们。日不便多聊。日后世鸿自然要向大人多多请益。”

赵南星逊谢之后。方世鸿便问來接他们的人道:“殿下现在在哪里。”

“殿下正在车厢当中等候两位大人。等与两位叙旧之后。殿下就会离开辽东。前往胶州。”通讯兵流利地回答道。

“前往胶州。”赵南星点了点头。说道:“铁路尚未修到南京。到胶州之后再行乘船南渡。只是为何不从运河走。那样的话更安全一些。”

通讯兵尚未答话。方世鸿便笑道:“赵大人这就有所不知了。这是因为王爷的座舰都是海船。如今又快要入冬了。运河正是枯水季。可沒办法承载这种海王级的大船。而且海路未必就不安全。如今正是冬季。沿海也算是风平浪静。只从沿岸走的话。绝对不会有任何问題。况且殿下的座舰可不是什么小舢板。普通风浪根本难以推动那种巨舰。”

朱由崧的包厢自然是那种极为奢华的。奥斯曼帝国进口的毛毯。南洋的红木家具。顶上的是电照明的水晶吊灯。前面一个车厢就是一个小型的发电机组。专门为他这里提供电力。甚至还安装上了刚刚制造出來的暖气装置。朱由崧又不缺钱。自然也不需要节省。而且他花的都是属于自己的钱。“公款旅行”、“悉天下奉一身”之类的事情可骂不到他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