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福明> 第五十五章 国家农场(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十五章 国家农场(下)(1 / 2)

明朝对基层的控制之差。那是有目共睹的。朱由崧的那位老祖宗朱元璋爱惜百姓。把全国官员数额定在了两万多。后來经过几朝发现这么点人实在干不了事。这才逐渐增多。到了现在也不过八万多人而已。一个亿数国民的帝国。居然只有八万人。官民比例这也太低了点。

虽然后世那种四千万的公务员数量要不得。但是明朝这就是走得另外一个极端了。地方基本是掌控在当地士绅手中。朝廷对地方的任何政策改动。都需要获得当地士绅的支持才能够推行的下去。

朱由崧在一开始就在培养统计人员。建立了一个由统计人员组成的矿业监督衙门。之后这个衙门当中又被内阁多次抽调人员。组成各种统计部门。有了实打实的数字。他们才能够对症施治。这让朝廷做事的官员多了一些。不过相比大明近两亿人的人口。这些官员还是远远不够。

当朱由崧提出他的疑问之后。赵南星马上说道:“我们打算另外成立一个大明农业公司。算是完全由我们大明官有。至于各部之间的联络。则另外成立一个辽东开发部。负责与地方官员联系。使移民工作顺利进行。我们已经做好方案了。”

朱由崧不禁一愣。沒想到明朝这些士大夫居然也学会商业手段了。虽说是官有。不过这种手段可是完全都是生意场的手段。并沒有多少行政力量。

对于赵南星的计划。朱由崧还是基本上满意的:“既然你们都已经做好打算了。那么就去做吧。实际上你们不用來请示我也是可以的。毕竟如今你们需要对议会负责。而不是对我。”

朱由崧虽然这么说。不过大明朝三四十万精锐火器部队全都掌握在他手里。赵南星他们也不敢真地以为朱由崧就是甩手掌柜了。

国家农场的事情并沒有大张旗鼓。因此在辽东也不算是受人关注。而内地的富商。有南洋大批一年三熟物产丰富的热带土地等着他们开垦。何必要在辽东土地上面。跟朝廷过不去。国家农场的事情。就这样悄然进行。虽然铁路不通。不过朝廷仍然收购了大量的牛马。将陕西一些失去土地的百姓。或者城市当中的无业者输送到辽东。之后他们同样沒有土地。不过却有了工作和房子。他们将在朝廷的带领之下。军队的保护之下。不断地向北开垦。任何阻挡他们的部落。都会被扫平。如果人数多了。他们还会建立自己的集市和城池。

当然赵南星也许诺。十年后那些为农场工作的农民。将会获得一人三十亩熟地的回报。这是最吸引那些百姓的。三十亩耕耘过的土地。凭借他们的勤劳。就足以让一家人衣食无忧了。这也是赵南星招揽农场工人的手段。毕竟对百姓而言。土地是他们最渴望的东西。

不过因为通往西北的铁路刚刚开始建设。移民的数量并不算多。虽然在之前的交换条件当中。朱由崧提到了让财团出钱优先建设陇海铁路。但是到头來。他们仍然弄出了一个齐头并进的铁路计划。京沪铁路和陇海铁路一起建设。不过在资金投入方面。京沪铁路明显要比陇海铁路多得多。京沪铁路都快要竣工了。洛阳到西安的铁路线居然刚刚开始。人员物资运送的困难。是国家农场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不过赵南星并不担心。这种国家农场原本就是一个长期的计划。

规模沒有太大的发展。也是国家农场不受关注的原因之一。现在辽东最令人关注的则是王之寀主持的战犯公审。

公审是在山海关高大雄伟的城楼之下进行的。对女真人的那些战犯而言。有被放回來的那近十万受害人和目击者。这些人自然是辩无可辩。他们烧杀抢掠证据确凿。全部被判凌迟处死。大明律其实是一部很宽松的律法。上面像腰斩凌迟之类的律法都已经被消除了。不过后來朱元璋为了震慑宵小。又发布了几次大诰。重申了那些酷刑。

按照朱由崧的意思。凌迟腰斩这些酷刑的确不应该再出现在律法当中。杀人不过头点地。整那么多花样做什么。不过在原告和陪审团一致要求之下。王之寀也不得不尊重陪审团的意思。将那些罪大恶极的犯人判处凌迟处死。而另外一些就被送到了矿山当中充当苦力。他们的命运未必就比那些凌迟处死的人好到哪里去。

几个硬气的女真人在钢制的囚笼当中仍然大声叫骂着。汉人懦弱。单凭火器之利。不敢跟他们快马弯刀大战一场。对于这些人。旁边的警察也只能时常用硬木棍教训他们一顿。这些女真人在关押期间。自然不可能给他们什么好待遇。因此这些人都是又累又饿。根本沒有反抗的能力。

即使这些女真人再怎么叫嚣。他们的结局都不会有什么改变。因为他们杀了大明百姓。而且审判他们的是大明人组织的法庭。不过在李永芳的审判上面。却遇到了一些麻烦。李永芳这个叛徒。早早地投靠了努尔哈赤。将抚顺千总王命印、把总王学道、唐鈅顺等十万军民出卖给了后金。在投靠后金之后。努尔哈赤马上就把自己的孙女嫁给了李永芳为妻。在攻打清河以及清河对峙之时。鞍前马后地为努尔哈赤献计。却沒想到最后居然也会被努尔哈赤送给了明朝。

此时王命印王学道他们的家属苦主都在那里。李永芳也辩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