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李如柏的选择,徐鸿儒沒什么好说的,原本二人就是同床异梦,现在大难临头,李如柏选择逃跑回到辽东,徐鸿儒也沒什么办法,只能说道:“望君不忘君父之忧,”
李如柏努力表现出十分不得已的样子,说道:“京城的事情,就交给徐公公了,”
胶州城,也就是后世的青岛,地理位置和港口地形是无法形容的优越,可以说是北方最好的港口之一,如今有建成了从胶州到济南的铁路,海路和陆路运输都极其便捷,议会通过的开关决议刚刚开始,就已经初现了蓬勃发展势头,码头连续扩建,來往商旅络绎不绝,
在山东的百姓看來,这段日子应该是一段好日子了,圣天子在位,土地纷争也已经结束,就算是佃户也因为地主的收入增加成本减少,待遇也提高了不少,紧接着南洋大捷不断传來,西班牙荷兰两个西夷国家纵横南洋,此时却在北海王的雄兵之下,偃旗息鼓,不得不让出了大批的海外土地,与王爷议和,
这些消息一个接一个的传了过來,这正迎合了百姓们对自己国家和民族的骄傲,让他们真正感到了一种“天朝上国”的意思,
然而在临近冬天的这段子日,整个胶州却成了一个庞大的兵营,码头上停靠着一艘艘庞大的兵舰,路上也开辟出了一个个军营驻地,京营二十万大军都驻扎在山东,一部分是朱由崧从南海带回來的那些曾经经历过马尼拉攻防战的三个师,这三个师驻扎在胶州,而其他的七个师,则驻扎在济南,这让山东几乎变成了一个大军营,再加上北京传來的一些消息,让山东的百姓,感到一些乱世來临的意味,整个山东的气氛变得紧张起來,
“听沒有听说,北京城变天了,太子嫌皇上在位太长,已经让人把皇上赶下宝座了,”
“太子,他是不是嫉妒北海王爷的功勋,怕北海王登上了皇帝的位子,所以趁王爷南征才來夺权啊,”
“太子什么的,我们可从來沒听过,也沒见过他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反倒是听说了他收容逆贼徐诵,这徐诵可是当年在山东祸乱百姓的闻香教元凶,倒是北海王爷却功高仁义,若是不是王爷,这山东还指不定会饿死多少人呢,我听说那些海外移民虽说是有些想念故土,不过在外面可都是发了家,一个人至少有上百亩土地,还都是能够种植水稻的优良水田,再加上各种甘蔗园、橡胶园的,卖给那些制糖公司、橡胶公司,赚的钱可比我们多得多了,”
“太子毕竟是正统,而且太子那边还有辽东的军队跟他们撑腰,就怕到时候把这个太平天下给打乱了,我们这些百姓可就遭殃了,”
朱由崧在山东有些微不足道恩义,毕竟他当时做的事情主要是为了扩大自己的利益,却沒想到就让山东的百姓记住了,在舆论上倾向于他,
朱由崧得到北京的消息,就连忙命令运兵船队回到山东,将军队安置好之后,就马上赶到了济南,來到了枢密院当中,此时的枢密院当中已经聚集了朱袁心怡、张道玄、张风府、魏进忠、阎应元甚至是锦衣卫的马如蛟和在济南办学的徐光启、孙元化等诸多朱由崧集团的核心人物,
济南的山东大学堂,一间空闲的教室当众,袁心怡刚刚对朱由崧介绍了现在北京的局势,
“……最近北京城给枢密院下了一份圣旨,撤除方世鸿、阎应元、马林、吴元焱等京营师长的职务,要京营十师原地带兵,朝廷马上会派人來接手整编京营十师,”袁心怡将手中的一些文件分发给了众人,
刚刚大胜回來的方世鸿可就恼火了,说道:“京城里究竟是怎么回事,王爷不在几个月,你们就把事情搞成这样,”
“就是,我看徐鸿儒那个死太监根本就是在找死,我回去一个指头都能够碾死他,”
……
方世鸿等人打败了西夷,原本打算回來好好风光风光,却沒想到一回到大明,风头都被政变的事情给抢去了,这能不让他们恼怒吗,朱由崧止住了众将的怒火,转过头看着袁心怡,
“这次的行动,是你们早早就策划好的吧,”朱由崧看了看袁心怡,说道:“心怡姐姐,在北京的时候,太子那边会有什么行动,你应该会知道的吧,”
袁心怡点了点头,说道:“太子的一举一动都沒办法瞒过我们,”
“可惜,你们却都瞒着我,”朱由崧脸色阴郁,说道:“你们这样轻轻松松地撤出來了,那么方大人、官大人以及内阁六部诸多官员的安全,你们想过沒有,那个徐诵若是丧心病狂,危害到这些官员的安全,那么整个大明朝就会陷入危机,还有我皇爷爷和皇祖母,他们在京城的危险,难道你们就沒有考虑一下,别给我说,他们发动得太急你们沒时间准备,这些托词,”
朱由崧深吸了一口气,说道:“难道你们就这么急着,做我的拥立之臣,甚至都沒想一想这些大局,张风府,你作为总参谋长,袁心怡,你作为安全局的局长,这件事情应该是你们两个策划的吧,我当是为什么我要求亲自南征的时候,你们会答应得那么痛快,你们应该是在那时就在策划这件事情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