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福明> 第七十四章 儒道之争(中)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十四章 儒道之争(中)(1 / 2)

“张先生。你看这次皇爷爷的意思是什么。”朱由崧已经接到了被召回京的诏书。不过诏书有些奇怪那就是要他先行回京。而神枢营的军队则需要在腊月伊始动身。

张道玄说道:“这也是帝王心术。我朝对军权的把握最为严格。要殿下先行回京那是也是为了让朝廷有时间控制住神枢营而已。这也是一个帝王应有的决策。”

朱由崧不禁苦笑道:“最是无情帝王家。”

张道玄笑道:“王爷不必如此。实际上恐怕有人就是为了让殿下对皇上产生不满之心。才会向皇上进献此计。不过怕就怕这些人还是别有用意啊。”

朱由崧奇道:“还会有什么用意。”

张道玄笑道:“我也不知道。不过我想这次我还是跟着殿下一起去一次京城为好。反正那个论道大会已经不需要我了。”

此时随着青云湖畔论道大会的进行。很多学子也被黄老学这边的人拉了过去。已经变成了学子之间的论道。火气少了不少。求知的意味却多了一些。张道玄作为最高级别的老师已经不怎么加入这种论道了。

因为圣旨很急。朱由崧也不得不第二天就收拾上路了。这次因为不过是初秋。运河已经经过了整修挖深。正是大举向京城运送漕粮的时候。因此朱由崧也乘坐着蒸汽船开始向京城进发。

“嘿哟哟來。嘿哟嘿。”运河两岸众多的纤夫喊着特有的号子。拉着硕大的官船。虽然初秋已经寒意乍显。不过这种繁重的劳动仍然让他们精赤的上身。汗流浃背。后面跟着的官兵却不时地给他们抽上几鞭子。仿佛驱赶牲畜一般。

张道玄叹道:“这次又不知道有多少漕丁家破人亡了。”

朱由崧奇道:“家破人亡。这也太严重了吧。”

张道玄说道:“也难怪殿下不知。这漕运之弊有三。其一。运费并不由朝廷担任。而是由粮户承担。太祖认为这漕运费用原本就是取之于民。若是再经官员手中。反倒是多方延误。再有贪墨之举的话。反而加大了粮户的税赋压力。因此太祖之时就规定这运费都是直接由粮户承担。只是后來漕政腐败。各级官吏层层盘剥。周围农户甚至要承担原本正粮数目的两三倍。黑心点的能够达到四五倍。”

朱由崧不禁叹道:“贪官污吏。哪朝哪代能够禁绝。”无论是古代还是后世那自称是跳出了治乱循环的新朝。贪腐就从未禁绝过。

张道玄继续说道:“人心本私。贪腐自然难绝。不过这第一嘛。因为承担漕粮的农户大部分都是盛产米粮的地区。负担虽然重。却也不至于家破人亡。关键是第二。农民被金点应役。荒时废业。如此艰苦暂且不论。若是途中遭遇风波漂沒。朝廷却不会自己承担损失。必然着官吏索要赔偿。官吏贪腐无度。这些人家破人亡也不是什么罕见的事情。”

看着这些漕丁。朱由崧不禁叹道:“或许我应该为他们做些什么了。以前总说是实力不够。现在总算是有些能力了。若是把漕船都换成蒸汽船。我想至少可以削减六七成的漕丁。运河两岸的百姓就能安生不少了。”

“王爷仁慈。只是此事恐怕不宜此事办理。漕运与盐政都是我朝弊政之首。不过也是诸多官员的财源。若是殿下已经登上了九五之尊。此事自然不是问題。不过王爷现在还不是。而起刚刚帮助我们在大学当中立足。恐怕已经让朝中诸公多有不满。现在再做这件事情。恐怕会对殿下不利。”

朱由崧笑道:“你说的也有道理。但是大学党不会放弃我。至少大部分不会。就算是我有些损害了他们的些许利益。与我带给他们的利益相比的话。不过九牛一毛。而且如果沒有我。他们注定就是树倒猢狲散的结局。况且这漕运原本就是我朝弊政。扰民伤财。有识之士早就有想法改良此证。而且现在大学党他们要做的事情恐怕也在等待这么一个借口呢。”

“什么人。”朱由崧在船头与张道玄交谈之间。突然听到一声娇斥。那居然是袁心怡的声音。只见一道紫色身影忽然从船舱里射了出來。如同离弦之箭一边跃入半空。却又轻巧地落在了一根细小的横竿上面。

此时袁心怡也从那船舱了跃了出來。朱由崧目瞪口呆地看着站在横竿上的那个女人。仅仅拇指粗细的横竿居然能够承担那女子的重量。朱由崧现在的力量。让他一拳打碎一块大石都很容易。不过这种奇妙的轻身功夫在朱由崧看來。根本就是违反物理规律的。

那个女人身穿紫色劲装。身材较小玲珑。而且长着一张甜美漂亮的娃娃脸。就算是此时面色冷肃。却仍然像是带着笑容一般。仿佛十几岁的孩子一般。袁心怡俏脸仍然通红。刚刚她在沐浴的时候。感觉到有人窥测。才跳了出來。不过看來是个女孩子。总算是沒有吃亏。她仍然怒道:“你是谁。來船上做什么。”

而谁也沒有发现。张道玄却是一副不可思议的样子看着那个女子。嘴里还喃喃地嘟囔着什么。

那女子皱了皱鼻子。说道:“你们谁是北海王。”

袁心怡看了看朱由崧。狐疑地说道:“王爷。不会是你又从哪里惹的情债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