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中华再起> 第三百二十二章 西线开打(五)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二十二章 西线开打(五)(1 / 2)

第三百二十二章 西线开打(五)

这场大撤退的胜利让英法欢欣鼓舞。但是惨重的伤亡并不能让人高兴。另外战场上的形式也沒有得到改善。在撤退中。英法联军有4万余人被俘。还有2.8万余人死伤。这些伤亡人员中。有的是在抗击德军进攻坚守至关重要的防线时战死的。有的是在海滩等待上船时丧生在德军空袭和炮火下。还有的是在海上随着被德军击沉的船只而葬身大海。英国共动员了861艘各型船只投入撤退。有226艘英国船和17艘法国船被德军击沉。英国空军为了掩护撤退。总共出动2739架次战斗机进行空中掩护。平均每天出动300架次。有力抗击了德军空袭。英军损失飞机106架。英军战斗机和地面高射炮火击落德机约140架。。虽然损失惨重。但是意义重大。

在营救结束的第一时间。英国的新首相丘吉尔就在下议院发表演讲:我们必须极其小心。不要把这次撤退蒙上胜利的色彩。战争不是靠撤退來取胜的。……德国人拼命想击沉海面上数千艘满载战士的船只。但他们被击退了。他们遭到了挫败。我们撤出了远征军。……

欧洲大片的土地和许多古老著名的国家。即使已经陷入或可能陷入秘密警察和纳粹统治的种种罪恶机关的魔掌。我们也毫不动摇。毫不气馁。我们将战斗到底。我们将在法国作战。我们将在海上和大洋中作战。我们将具有愈來愈大的信心和愈來愈强的力量在空中作战;我们将不惜任何代价保卫我们的岛屿。我们将在海滩上作战;我们将在敌人登陆地点作战;我们将在田野和街头作战;我们将在山区作战;我们决不投降。即使这个岛屿或它的大部分被征服并陷入饥饿之中。这是我一分钟也沒有相信过的。我们在海外的帝国臣民仍要英国舰队的武装保护之下。继续战斗。直到新世界在上帝认为适当的时候用它全部的力量和能力。來拯救和解放这个旧世界。……

虽然丘吉尔的演讲非常的精彩。非常的慷慨激昂。数次被兴奋的议员们掌声打断。但是丘吉尔心里面明白。这场战争中。法国将要完蛋了。英国的前景就如在一片迷雾当中一样。让人看不清楚。

德国进攻法国的过程称得上是一片坦途。相对于一战期间的坎坷经历。这次德军的运气似乎一直非常好。当然除了敦刻尔克那个地方之外。在对法国的进攻发起之后。古德里安的第19装甲军轻易突破比军的松散抵抗。只用了两天时间便穿越阿登山脉110公里长的峡谷深入法境。5月12日下午。古德里安的3个装甲师已经到达马斯河北岸。并攻下了法国著名要塞城市。。色当。当天夜里他们便开始了紧张的渡河准备。“德国人强渡马斯河是法国之战的关键。在以后5个星期中还有其它同样大胆的行动。但是沒有那一次能对事态发展产生过这样惊人的影响。”为此。古德里安把他的3个装甲师全部投入进去了。

5月13日上午11时。德军出动近400架轰炸机分批次对马斯河南岸的法军阵地和炮兵群进行了长达5个小时的狂轰滥炸。重炮的轰鸣和斯图卡俯冲轰炸机特有的尖啸声使得一项比较享受生活和富有浪漫情怀的法军精神发生了瘫痪现象。下午4时。德军分乘数百艘橡皮艇。开始强渡马斯河。下午5时30分。德军终于在马斯河南岸上获得了一个立足点。接着德军工兵立即开始架设浮桥。到了下午8时。古德里属下的第1装甲师已经穿透法军阵地。突入相当纵深。第2装甲师和第10装甲师也在午夜全部渡过了马斯河。同一天。霍特的15装甲军属下的隆美尔第7装甲师也在西面40英里远的南特附近渡过了马斯河。

德军在阿登山区的突破。这使得法国引以为傲的马其诺防线完全成为了一个摆设。马斯河防线一失。通往巴黎和英吉利海峡的道路敞开了。在比利时境内作战的英法部队面临被包抄的危险。陈兵马奇诺防线的法国大军也将腹背受敌。英法这才感到形势严重。英国迅速增派10个战斗机中队与驻法英空军和法国空军一起实施反击。14日下午。马斯河上空爆发了开战以來最激烈的空战。英军“布雷汉姆”轰炸机和法军最新式的“布雷盖”轰炸机在战斗机的掩护下。直扑马斯河而來。德军约5个联队的战斗机升空拦截。双方投入的飞机各有500余架。从中午到天黑。登陆场上枪炮声连绵不绝。双方战斗机上下翻飞。相互追逐。不时有飞机中弹起火。拖着黑烟下坠。英法飞机胡乱投下的炸弹在河面上炸起一道道冲天的水柱。德军高射炮也不甘示弱。不断以猛烈火力射杀低空潜入的英法飞机。密集的地空火力网令英法飞机成了扑火飞蛾。一批批闯來。又一批批被吞噬。大混战一直持续到夜幕降临。损失惨重的英法飞机悻悻败走。德军渡河浮桥大都完好无损。此战德军击落英法飞机数百架。其中仅德第二高炮团就包办了112架。英军派出的飞机损失了60%。惨重的损失甚至让一部分飞行员丧失了继续战斗的胆量。许多人甚至冒着受到处罚的危险。拒绝参加这场自杀性的攻击。这一天被德国人称为“战斗机日”。在这以后。英法空军只敢在夜间升空活动。战区制空权被德国人牢牢控制住了。

德军装甲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