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中华再起> 第三百零三章 中国的备战之空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零三章 中国的备战之空军(1 / 2)

第三百零三章 中国的备战之空军

在经济方面缓慢的而不引人瞩目的进行经济转型。向为战争服务方向而改进。在军事上同样也开始了备战行动。自从全国实质性的统一后。军队经过一次全国性的大规模的整编后就再也沒有什么动静。发展基本上就陷入了停滞的状态。除了诶了保持军事工业技术的不落后。对那些新的技术兵器保持小批量的订货之外。对于军队的技术兵器的更新就陷入了半停滞的状态。导致这样的原因只要是张良在为了即将到來的经济危机做准备。控制军事开支。另外也是为了让那些国内的所谓的经济砖家和和平人士闭嘴。造成一种马放南山的假象。让那些友邦门和友邦的走狗们别乱叫。但是军事技术一直都沒有放松发展的步伐。空军最新的几种F2式战斗机的各种改型就是军事技术进步的明证。飞行速度已经从最初的刚刚超过400公里发展成为了一款飞行速度超过530公里的战斗机。性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但是进步最大的还是空军刚刚服役的F3式战斗机。这款战斗机完全打破了飞机的传统设计。并且性能也非常的优秀。在飞行定型的试飞中飞行速度最大一度达到了609公里每小时。平时的最大速度也在592公里每小时。当初张良在观看这款战斗机试飞时听着技术人员的介绍。差点产生了时空错乱。这分明就是前世那个时空的P39飞蛇战斗机嘛。那发动机后置的特点简直如出一辙。要不是当时才是1936年底。张良真的错乱了。

通过技术人员的介绍张良发现自己的这款战斗机比后世不远的那一款飞蛇战斗机性能要好的多。首先一点就是相对于美国后來的飞蛇F-3式战斗机在翼载就小得多。这一点非常关键。翼载小就意味着飞机的性能有着不错的突破。在喷气发动机出现以前。战斗机通常的布局都是发动机前置。但这款后置发动机的战斗机明显打破了常规。让张良最高兴的是自己研发设计队伍终于有了自己的创新思维。要知道这款设计可是比美国要早一年啊。在37年5月贝尔才会提出初步的设计方案。但是自己的飞机已经大批量的生产了。

把发动机后移到重心位置之后。某些优点变得突出了。细长的机头可以使流线型和视界更好。并且。可以容纳重型军械和前三点起落架的可收放式前轮。这种起落架地面操纵性好。并能提高着陆速度。这样机翼就可以设计的较小从而也提高了空速;但这并不是完全有利的。因为大的翼载荷妨害了爬升和高空机动性。在试飞时张良曾经询问过自己设计人员。得知他们在飞机设计时也考虑了这种情况。所以在机翼上并沒有一味的减少來加强高速性能。而是尽量两者兼顾。虽然是一个中庸设计但是也让飞机的型能变得非常的不错。

从这一迥异于前人的战斗机设计來看。自己国家的飞机设计人员队伍已经完全成长起來了。沒有让前人的经验成为自已思考的枷索。他们把一台“泰山-2”V 形发动机安放在了飞行员身后的飞机肚子里。而不是循规蹈矩的把发动机安在机头上。自己国家设计人员的这一变可是十分的了得。很多在飞机设计上以经约定俗成的东西都被发动机位置的变化所打破了。

首先是起落架。在以往的各款飞机中。是后三点起落架一统天下。因为后三点起落架对于单引擎常规气动部局的螺旋桨飞机來说有很多优点可言。首先是简单、重量轻、省钱。然后是可以在条件十分恶劣的前线机场进行起降。跟它的优点相比。它的缺陷也是十分的突出。首先后三点起落架对飞行员的要求比较高。在飞机起降时都最好能三个轮子一起离地或是一起落地。一个不小心飞机就会耍一个拿大顶。之后把飞行员扣在下面。其次由于飞机在主起落架之前再也沒有什么东西可以支撑飞机。所以飞机在起降的时候必须要高高的仰着头。高高仰起的机头挡住了飞行员的视线。这让飞行员几忽无法观察起降时正前方的跑道情况。

F-3 战斗机的发动机后置给这种情况以很好的处理。因为它可以在沒有发动机的飞机头部安一个长长的前起落架以支撑飞机的头部。这样就把后三点变成了前三点。这样一來。飞机在起降的时候就再也不会拿大顶了。而且飞行员的视野也得到了改善。

其次发动机后置之后原本非常拥挤的飞机头部空间一下子变的阔气了起來。由于不必考虑发动机的体积问題。飞机的头部被设计的非常圆滑、尖细。这样 F-3就有了一个非常好的线形。在考虑了流线形、前起落架的问題之后。飞机的头部还是空空如野。这怎么办。不能就这么样的白白浪费啊。设计师门从分发挥了自己的创新能力。于是原本都是安在飞机头部上方与机翼中的机枪都被塞进了机头里。

飞机的头部被塞进了二挺 12.7 毫米的同步机枪。但是这样之后飞机头部还是空的很。机枪的体积与飞机的头部相比是太小了一点。考虑到再安装枪所占的空间太小。于是一门三十七毫米的 33式加农炮也被塞进了机头里。而在 F-3 所诞生的这个时候。世界上包括中国陆军的轻型坦克在内的很多坦克还是在用三十七毫米的炮作主炮。这样的一门炮一发炮弹就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