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 江山平(八)
不过是日本还好还是西方列强也好。对于中国即将统一绝对不是持着欢迎的态度。不管欢迎也罢。不欢迎也好。中国统一的进程已经无法阻挡。国民政府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空军再次沒张良的手里的空军部队以绝对的领先的先进技术和精湛的驾驶技艺所消灭大部。其余也只是龟缩在广东的几个重点城市。国民政府的老地盘西南四省中云贵两省也因为国民政府的接连大败有所不稳。最干脆的是四川。自从共和之后有小战国之称的这个天府之国。好不容易在国民政府的强压下得到哦统一的南川。现在在国民政府节节败退之时再次陷入混乱。不过有一点是一样的那就是各地的小军阀联合起來驱逐了国民政府的驻军。四川的南部和其他地方一样再次陷入了小军阀割据的状态。对于这些张良在接到四川的那些军阀的通电后是看都不看仍在了一边。这些军阀不只是国民政府会消除掉。就是北方政府也不允许有不再掌控之内的势力产生。尤其是在统一这个国家之后。
在进行统一国家准备的这几年。张良父子可以说对未來进行了大量的准备。在北疆建立起之前。包括辽系在内的中国所有的军阀并不是就有这几个派系。还有各地的地方军队以及民团和商团都是一个小小的军阀势力。就是这几个打的派系之内也不是完美如一的。在这几个打的派系里还存着大大小小的小的派系。这几个大的派系说是打的势力不如说是这些有着共同利益的利益共同体。打个比方拿辽系的28师來说。除了师长直属的那些部队。下面的旅团营就是一个哥小的军阀。在他们的利益得不到满足的的时候他们就可以拉着自己的部队投降敌方或者自立。当时的辽系除了张良的父亲张霖亲自掌握的27师之外。其他部队都是出于这样的状态。这种情况在讲武堂的毕业生大量充斥在中低层的时候才有了很大的改观。在张良回国掌握部队之后经过一系列的努力直到建立北疆全军经过大整编才基本上完全消除了这种现象。
当时的全国其他的派系也是和辽系的情况一样。不同的就是除了他们的嫡系部队。其他的情况还是沒有改观。还是一群利益的集合体。就是南方的国民政府内的部队虽然看起來掌控的非常严密。并且采用了许多苏俄和日本带军的经验和办法。但是本质上和国内其他军阀势力的部队还是沒有什么明显的不同。在北疆掌控京城成立中央政府之后。便对这种现象进行整治。在北疆的原统治区内这种现象已经消失。但是其他地方的尤其是新占领的地区这种现象还是很严重的。在成立中央政府之后。张良父子就停止了快速的扩张。而是变为慢慢的蚕食。先是建立起健全的国防体系。取消各地的民团和商团。所有的势力全部取消成立受控制的民兵。并在各县成立武装部负责掌管各地的民兵和全国的征兵工作。在部队中打破同一地区的兵员呆在统一个部队的做法。采用随即的完全打乱的做法。每个部队各个地区的兵都有。打破部队中的地域保护的独立意识。
另外就是对所有的部队再次进行大整编。建立了各个部队的军官互调制度并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向军官兵员的升迁调任权和各地的国防工程建设全部都归国防部行使。兵员训练等都归各个兵种的总司令部。还有三军总参谋部联合行使。战时的指挥权归临时成立的大本营所有。在职务上所有的元老都被安排到了各个中央的机关。脱离了实际的领兵岗位。对部队的影响进一步降低。并且在张霖的安排下张良在26岁的时候被任命为三军副总司令、三军总参谋部副总参谋长、北方边防长官公署长官、海军总司令和空军总司令这些职务。在部队中的一系列的改革都是为了消除其他人的影响。为了军队的国家化。或者也可以说军队的张家化。因为部队中和军官教育中对张良父子的都有神化和个人崇拜的趋势。当然这也是张良父子两人故意安排和乐意看见的。枪杆子里出政权。这句话张良深以为然。说实话他可沒有什么民主的思想。从内心來讲他更喜欢做一个独裁者。这也是为什么在军队的许多制度上都采用德国的制度的原因。另外在京城建立起全国性质的军校也是对部队加强控制防止军阀化的一个措施。
在对付国内其他军阀势力的时。北方政府所做的就是明升暗降。小的军阀可以直接解散。那些大的老资格的军阀向原來的皖系军阀的头头在北方政府建立之后就是被邀请到了中央政府做了副总统。并且现在北方政府正在酝酿改革。使张良父亲张霖担任总理的国务院在法理上成为权利的中心。总统府只做为名义上的最高领袖。并不拥有实权。就像德国后世的总统一样。甚至为了避免麻烦。让总统实行终身制都可以。在皖系的领导人段合肥担任副总统之后。皖系也在北方政府的一系列的手段中完全消失。纳入了中央政府的统治之内。山西等其他地区莫不如是。现在眼看就要统一全国。除了国民政府这个和北方的中央政府分庭抗礼的南方政府要被完全消灭之外。直系仅存的吴子玉所部。北方的政府的给予的办法还是要谈判解决。虽然现在直系还拥有河南和湖北两省但是手里的可用兵力仅有10万左右。已经很难东山再起。和平统一的可能还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