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霸,要是为了小小的东瓯和闽越将越国的家底全拼光了,那可就大大的不值了。这段时间谨遵大王的指令,越国境内正在积极的开荒种地,兴修水利,休养生息,积蓄实力。若是长时间的陷入战乱,势必会影响到越国兴复的大计。
而且一旦我军在南线长时间地陷入了战火泥潭,军队和物资被大量的牵制。我国北方必将陷入空虚,都城山yīn和西楚国的北会稽郡只隔着一条折江,时刻需要小心防备,不敢掉与轻心。所以南方的战事必须要尽快结束,拖不得,也拖不起。
至于是否集中兵力打击某一方,这个臣不懂军事,还真不敢妄言。带兵打仗的事情,还请大王和几位将军商议决定。”
现如今的越国内政几乎全是高易一手在抓,越国的家底和实力,他是最清楚不过的。大军未动,粮草先行,越国刚刚立国,一切都是从头做起,尚未有充足的储备积蓄。所以无法进行长时间的持久消耗战。而且越国现在是百废待兴,一切都欣欣向荣发展的时候,本土更加经受不起战火的摧残和破话。
高易对此身深深的担忧,尹旭又何尝不是呢?长时间的战争对于一个国家有着怎么样严重的破坏,他是知道的。尤其是在冷兵器时代,尤其是现如今这种环境,诸侯国面积不大,实力有限,打仗几乎就是倾举国之兵。时间长了,消耗和破坏是难以承受的,任谁也不想为了一场胜利,将一个国家拼的国将不国,空虚乏力。如果是那样的话,胜利也毕竟是惨胜,取得意义又何在呢?
尹旭当真不想这样,他也为想要要这样,前世在军事学院受过教育,在作战思路和战略上都有着超乎常人的想法和见识。所以从来到这个时间开始,凡是遇到作战的事情,尹旭从未硬拼过,很多时候都是采用计谋和技巧取胜。
想当初在彭蠡泽一带做到盗匪的时候,以两百多人能够应付成千上万的秦国大军围剿,正是采用的这样的办法。当时正是借助了地势上了许多优势,以及对当地地形的熟悉,水淹、火攻、落石、偷袭……各种各样的计策都使用了。
正是因此,才以微小的伤亡和代价,以那一丝弱小的实力和秦国大军周旋了那么久。到最后还获得胜利,现在想起来几乎有些不可想象。
到后来,参与到楚军之中,除了第一次进攻彭城的秦嘉和景驹之流时,和英布一起率军猛攻。那时候是出于自身需要的缘故,需要已经勇猛的作战和赫赫战功来证明自己,好在楚军之中站稳脚跟。而且最为关键的是,对方不过是些乌合之众,不堪一击。
再后来和章邯的秦军作战时,尹旭便很注意这方面的问题。比如采取一些围魏救赵之计,比如当章邯率军在齐楚作战的时候,自己带着北渡济水和大河去烧他的粮草。
不可否则,战争的胜负和士卒勇猛作战有着重要作用,可是却不是决定xing因素。实际上,战争的胜负不是说双方在一起进行一丝厮杀,来决定的。往往来说,一场大战能否胜利在于一个关键点,只要抓住了这个关键,将其无限放大,并且利用好。那么胜利也就不远了,之前尹旭一直都谁如此。
所以这一遭和闽越和东瓯的战争,也是这个想法,需要认证分析出对方的弱点在那里。也就是找出这场战争的关键点,一举击溃,速战速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