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没过多久之后,如果不是主将率先逃跑,足利义满觉得这支明军甚至能形成有效的反击。
越是了解现在的大明,足利义满的内心就越是恐惧。
显然朱济熺想要自己来博取功勋。
朱济熺在亲卫的保护下也迅速撤走。
“这该死的倭国,竟敢趁着我大明征伐之际作乱,侵我四王府之地,此番必要要让他们知晓深刻教训,我等应该联合兵马,立即对倭国讨伐,两位弟弟意下如何。”
这已经不是轻敌不轻敌的问题了,双方本身就不在一个级别。
然而这样的作战方式,需求大量高素质的中层军官,又让足利义满眼中光芒熄灭。
但是他们显然忽视了自己的军事能力。
朱济熺这边兵分两路,想要短时间内大败倭兵。
这些年他并非只有单纯的练兵,早在两年前,足利义满就已经跟李成桂联系上了。
朱济熺之前一直跟在自家老爹身边,在倭国这边也算是参与了不少作战,这次父王不在倭国偷家,朱济熺就想展现自己的能力。
因为是埋伏的关系,这次倭兵的损失堪堪破了一千,而大明的损失达到了四千之多。
他们比普通的倭兵要更加高大和强壮,也更加的训练有素。
朱济熺首先开口说道。
他这才明白,为什么大明可以跟几乎所有周边国家同时展开战争。
是以当即决定要以更快的速度抢回九州岛。
足利义满说道:“中原有句古话,叫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如果高丽李成桂不在这个时候起兵,那么我们倭国就要独自面对大明的怒火。”
所以高丽那边的情况就很关键了。
远方。
然而没过多久,就传来了明军战败的消息。
朱贤烶点点头:“就听哥哥的。”
足利义满感叹着说道。
之前的战争明军虽然也很强,但并没有这么厉害。
足利义满通过细作的情报,知晓了明军兵分两路的情况,他没有去管南边的明军,而是集中力量对付北边也就是以朱济熺为首的明军队伍。
在朱元璋看来,大明已经不需要太多的战事了。
但足利义满暗中跟四国岛的兵力汇合,并且把明军的装备都集中起来,作用于足利义满亲卫军中。
足利义满的希望就是即便是赔偿再多的钱财,也要保障九州岛回到自己的手里。
足利义满心中思索了一番后,便对着旁边的武士吩咐道。
“马上派遣使者秘密前往高丽面见李成桂,告诉他我愿意再五千支火铳,火炮一百门,另加十万担粮食,白银二十万两,黄金五万两。”
可是最终的结果却完全没有达到足利义满哪怕是一半的预期。
不过在筑前丰后两地时,倭兵得到了不少明军的装备。
千里镜是大明的产物,早前被列为军用,不过因为工艺简单所以产出很高,倭国花费点钱财想要搞到还是不难。
但是刚才的那场袭击,足利义满觉得已经是非常完美了,理应要对明军造成巨大损失。
他的弟弟朱尚烈虽然名义上是嫡子,但实际上因为秦王妃是元齐王王保保之妹,也就只剩下个名头。
与此同时,这种区域化作战的特点,也是让足利义满眼前一亮。
哪怕是说这些军队为藩王亲卫,也让足利义满觉得太不可能,但偏偏就是出现了。
“明军真的非常厉害,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能迅速组织反抗,那乳臭未干的小子都已经被吓懵了,但是这些明军只是混乱了没多久,就能自发的组织起来。”
很多真实的情况,他是没有办法去告诉手下人的,这样只会削弱他们战斗的意志,没有半点好处。
“不如是等朝廷来兵支援,亦或是父王他们回来,这样也稳妥许多。”
“这次我们损伤了大明皇帝的面子,如果他在愤怒的情况下强行出动大军,不顾及伤亡的话,别说是九州岛,怕是本州岛都要沦为大明领地。”
然而这个时候朱尚炳一直没有表态。
朱济熺亲自领兵作战,然而半路上就遭到了倭兵的埋伏。
足利义满的亲卫军并不多,只有不到三万人。
“难怪大明的军队向来都是战无不胜,征伐蒙古,真腊,占城,暹罗多方开战丝毫不惧。”
看着武内氏一脸不服气的样子,足利义满没有再多说什么。
对于倭国在这个时候起兵,朱元璋极其愤怒,当即就要再点大军二十万彻底消灭倭国。
原本制定的突袭也完全以失败告终。
足利义满从小就喜欢阅读中原的兵书,所以深知大明现在的情况多么夸张。
还好明军的中层军官反应迅速,立即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撤离,及时止住了损失。
朱尚炳对比朱济熺来说地位就差了很多,因为他的生母是被朱元璋赐死的次妃邓氏,连带着他的地位也被削弱,能够成为世子,那还是因为他外公宁河王邓愈的关系。
“要他在收到消息的时候立即起事,我倭国亦是会派遣十万武士去帮助他。”
朱尚炳想再劝一下,但是朱济熺并不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