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让威尔金过来。
朱英听说老爷子选择了傅友德,并没有说什么。
吐蕃之所以一接触到中原神话就表现的非常抗拒,其中最大关键就是对他们政治佛教的影响。
在各地的汉学堂,不管是大明内部,亦或是草原,真腊,倭国,安南,占城,包括是最近收服的真腊。
回到家中的傅友德就把这个消息告诉了自己的两个儿子。
许多国家,比如中亚那边他们欢迎大明的商人,但私下里把洪荒神话定为禁书,禁止国内民间传播。
傅友德和常遇春齐名,并称为朱元璋麾下的“二虎将”。
朱元璋说道:“你先前去了西域跟吐蕃,大孙的意思也是要纳入到大明的直接统治里,西域好说,一直散漫无度,治理起来也比较容易,然吐蕃就有些棘手了。”
现在的洪荒神话经过姚广孝和朱英的多次改良,已经形成了许多个小故事蕴含其中。
大明传播神话体系,并非是传播信仰,从更多的方面来看,属于是在击碎信仰。
终归是要有个人去的,傅友德从草原回来后就多次请辞,但是在海外教化令一出,又蹦跶了出来。
‘原来在这个世界上,真的有如此伟大的都城。’
到如今,洪荒神话体系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傅忠和傅让也是知道这个情况,所以想要劝阻父亲。
这次来到大明,他还带着暗中的使命,那就是取得大明火车的秘方。
即便是帖木儿进军吐蕃的时候,也是没有深入到高原地区,而是在边缘游走。
而他们长期生活在高原地区,不存在什么高原反应,凭借着这些优势,完全可以抵挡大明。
“那地方咱没有去过,之前设个乌斯藏就让他们自己管自己了,好歹也是算臣服,现在大孙要直接统治,就麻烦了许多。”
“比不得陛下,有太孙这么个圣孙在,能够担当大任,臣家里的那些没几个担得起大梁,也就只能来折腾臣这把老骨头了。”
朱元璋看着傅友德两鬓发白的模样,不由得是感叹道:“咱们都老了,跟年轻人比不得,咱一直不服老,现在也是不得不服了。”
粮食是国之基础,在不能保障温饱的情况下,任经济再怎么腾飞,那就是空中楼阁。
“老傅啊,你都这般大的年纪了,还喜欢这样折腾,累不累呢。”朱元璋笑着说道,似是无意。
但是在中原神话体系里,佛教并非是至高无上,虽然有些显赫的地位,但一句佛本是道就会让接触到这思想的信徒产生动摇。
平定吐蕃是朝廷大事。
洪荒神话在后世都能受到那般大的追捧,于当今这个民众蒙昧的时代,简直就是降维打击。
只不过熬到现在,曾经的开国功臣多数老死,病死,战死,亦或是被朱元璋弄死,如今剩下的不多了,他也就显眼了起来。
因此老爷子让他去也无可厚非。
“既是如此,臣愿走一遭吐蕃,为陛下了却心中难事。”傅友德恭敬的说道。
可以说,论勇猛,徐达、冯胜、李文忠等人,都在傅友德之下,唯有常遇春可以和他媲美。
现在陛下如此说,傅友德明白这是想让自己去当那把刀,对吐蕃进行大规模的屠杀。
整个南洋,朱英都没有打算放过,从现在开始,就要变成大明的粮仓。
中原神话体系在临近真腊的暹罗也是被严禁禁止,或者说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在进行对抗。
“吐蕃上下沆瀣一气,抵制咱中原神话的进入,这样下去不是个办法。”
在当今这个时代,高原反应可是会致命的,而且并没有太好的解救手段。
入眼之繁华,建筑之辽阔,让威尔金呆呆的愣在了原地。
他是半路加入朱元璋大军的,因此一直算不得嫡系。
但是许多贵族,却非常喜欢洪荒神话。
本身安南就从古至今就一直在中原圈子里,也就是近些年的喃字出现,才有脱离的迹象。
“臣听陛下的。”傅友德想了半晌也不知道陛下这是什么意思,当下就答应下来。
“陛下,臣也不想啊,可是如今都是这般,想给家族里谋点出路,当时太孙的意思传出来后,家里不成器的那些个小辈都来找臣,臣也是没办法拒绝。”
虽然威尔金对于汉语很熟练,但这是他第一次真正的来到大明领地。
“最近朝廷已经准备修建去往吐蕃的铁轨,按照现在这情况,怕是修建起来极其费力,因此在修建铁轨之前,吐蕃的问题必须要解决掉。”
每逢课后,这些学堂的老师就会给学子们朗读洪荒神话体系。
话已至此,两子不再多言,躬身作揖:“是,父亲。”
想要解决吐蕃的教化问题,在如今这个年代并没有其他的手段,必须要彻底平定才行。
“早些日子我一直跟陛下请辞,现在又求着去海外开国,所以陛下让我去吐蕃,又怎么能够拒绝。”
而在这个时候,撒马尔罕的使臣终于是抵达了大明。
比如现在的安南就是很好的例子。
其中关键就是在于高原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