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想要借助改革的春风,大赚一笔。
自己也理解。
与此同时,为了加重筹码,赵然又说,“我们想着也给本市的公交车投放一批坐垫椅套,虽然花不了几个钱,但也是我们的心意,只要我们把品牌打出去,到时候我们会从卖出的商品里抽出五块钱,用来资助那些有需要的人。”
赵然不是心血来潮。
要想把生意做得长长久久,未来福利性资助是必要的。
而且他们卖的都是大型电器,汽车等东西。
价格不算太低。
每卖出去一件抽五块钱也不算太多。
薛主编不跑市场,更不做生意。
虽然不太懂赵然花费这么大的成本,做公益,但他多少可以理解对方的一点想法。
也对他挺有好感的。
最起码这人知道回报。
他看向了霍知耀,“霍少,这里面有没有你的生意?”
薛主编这样问。
霍知耀就觉得成功的几率很大。
“我们确实有一部分的投资,年前在当地进行了考察,决定要开发资源,也把各种手续办下来了,等到土地融化之后开始动工,所以我这妹夫的开业最好在元宵搞定,把品牌的影响力打出去,我们往后生产的东西也就有了销路,不管是卖给内地还是往外销,不会有啥问题。”
霍知耀说的也是实话。
他们没有投资赵然的生意,却和崔秀有生意联系。
总得让崔秀赚点钱吧。
这边钱赚好了,就可以死心塌地的为他们卖命。
更何况他们在本地开的都是重型厂子,生产的东西自然而然要往外销。
即便不来找薛主编。
他们跟本地的一把手打个招呼,广告可以免费投。
不过崔秀肯定不愿意。
有时候不需要花费钱的东西,才最烫手。
他们喜欢生意归生意,必须要把全部的人情投进去。
薛主编又不是傻子,其实对方压根不需要来找自己。
在上面找个人一句话的事儿。
如今能屈尊找到自己,那就把他当做朋友。
更何况他的书籍要出版,台里有啥活动,需要投资,都得有个有钱的依靠。
所以他这边麻溜地答应。
“行,明天咱们就好好谈一下细节,尽快把这边落实下来。”
都是聪明人,没必要绕着弯子。
浪费时间不说,还有可能真的失去这个朋友。
“行,那咱们一言为定,明天见。”赵然是开心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