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什么时候回来成亲生子,言语间对林月还有点不满,觉得林月就应该把沈言放回来,然后生完孩子后,再去西北也不迟。
要是沈言再不回来,沈言的父母可能会想办法见到范双,让他换一个人去西北,把沈言换回来生孩子。
在这些父母的眼里,什么大事都没有生儿育女大。
“多谢将军提点,属下回去自当跟父亲母亲说起。”
林月当初选沈言去西北时候,范双跟沈言的父母沟通,一想到沈言父母亲,他就觉得头大。
是安分守己的良民,也是按时纳税的良民,可是这个良民啊,也不是好就纠缠。
居然大祁六百年间,其中一名钦差来到浙海查案,沈家极力配合钦差查案,还以身犯险,最后钦差赐给他们良民二字。
从此以后,沈家身份就在当地不一样了。
就连知县大人见到他们也要礼让三分。
范双看着沈言自信满满走出去,他幽幽叹了一口气,他觉得陶尔雅和沈言的走不了太久。
沈家父母看到儿子沈言回来,欢天喜地,还拿出银子来,在沈家村举办酒席,宴请整个沈家家族亲戚朋友吃饭。
沈言一直以来都是沈家父母的骄傲。
沈言也很听话孝顺,每次月俸都会把钱财交给沈家父母,自己想要用钱了才会开口拿一点。
只不过去往西北后,沈言寄回来的银子开始变少了。
他们还找过沈言之前的同僚,同僚对他们说:“我们的月俸,都是直接交给我们的,不会交给父母或者妻子儿女。”
沈家父母道:“沈言那孩子都是把月俸给我们的,他现在人都在西北,你们就把银子直接给我们吧。”
同僚笑道,并没有觉得沈家父母这样说有什么不对。
这时代好多人的月俸都是直接交给父母或者家中人的。
“那可不行,我们这边没有这样的规矩,沈言自己交待都不行。这银子还需要过到沈言手中,才能落在你们手中。”
“这不是多此一举吗?”
“这规矩府邸一直都这样,不可能因为沈言而破例,告诉你,尤其是外出人,我们月俸若是放不到他手中,就能明白他人是否无恙?”
沈家父母还想说什么,都被拦了回来。
沈父道:“别说,沈言这孩子,还会把银子藏着不成,这孩子一定会把银子都给我们的。”
沈母一想到自己听话孝顺的儿子,脸上也不由露出微笑来:“是啊。”
可是渐渐的沈言寄回来的银子开始变少了,后来就变成固定,并未把全部的银子都寄回来。
沈家父母也写信问过理由,沈言回信道,说在西北有要花银子的地方,暂时无法把银子全部寄回来。
沈家父母也没有多想。
沈言坐在宴席上,他笑着端着酒杯,跟自己的亲戚们碰酒吃菜。
“大伯,沈言去西北三年,可算回来,你们老沈家有福气了,现在沈言跟着城主做事,以后一定会升官发达。”有人奉承道。
沈父笑眯眯,眼里面不这么想,他总觉得林月是女人,一个女人当城主像什么话。
但是他人微言轻,只有在沈家村还有负责沈家村的知县稍有有点分量,对于其他地方,他算什么东西。
前面说了几次,还被人警告,沈父也就不说。
“沈言,你去西北这么久,城主有没有说给你升官啊。”
沈言道:“上面还未下达命令,我还不知道。”
“不着急,不着急,你外出公干整整三年,城主大人一定会给你升官,到时候我们沈家就有官老爷了。”
有人喊道:“能不能混个教头当当。”
“教头有什么好,自然是当将军啊。”
越说越离谱。
有警惕的人喊道:“别说了,这话落在外人耳里,就不好了。”
沈言看着气氛很好,自己父亲和母亲面上都带着笑,看向他的目光都很慈爱,他转头对着父亲道:“爹,我喜欢上一名姑娘。”
沈父闻言并没有觉得很高兴,反而皱眉。
他去西北之前可没有心仪姑娘,一回来就跟他说自己喜欢上一名姑娘,这样就很不对经。
沈母脸色一下变了:“你看上了谁?”
沈言还没有察觉自己父母亲的表情有什么不对,点头道:“陶尔雅。就是我陪同去西北的那位陶姑娘。”
“陶尔雅,是不是那个卖身给城主的二丫。”沈父问道。
沈言道:“城主已经把卖身契给她。”
沈父怒拍桌子:“荒唐!我们沈家世代良民,怎么可能娶一名贱民!”
沈母也立马道:“言儿不要说这种玩笑话让你爹生气。我们沈家虽然没有出过什么官,也没有读过什么书,可我们沈家在村里也是有头有脸的存在,为浙海做了不少的贡献。你不能这样害我们沈家陷入这样不仁中。”
沈母是一名私塾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