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一想以后走动还要穿过南、北溪村就发憷。
上官若离道:“我在溪边打水发现窄的地方有十来米山上有这么高的树咱们自己修一座简易的木桥还是可以的。”
东有田道:“对啊到时候将几棵树一面刨平了往一块儿一摆就是木桥了。”
周来财脸上的愁色褪去“对啊那样和住在一起也没什么区别!”
高大壮道:“我就在那边搭个棚子做做样子没起房子以前还是来这边住谁还管人家走亲戚不成!”
这话打开了大家的思路:“对对对!”
上官若离:“……”这就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最低版本。
周来财见桥的事解决了就道:“既然不用跟他们见面东四弟也不用去里长、村长那里受那份儿气了。”
“就是就是!”
很多人附和。
东溟子煜道:“得去的得让村里来丈量宅基地、荒地给钉上边界出文书好去办地契。”
东春雷道:“对对对不然咱们费大劲修房子开荒到最后不知道是谁的。”
栓柱是混子出身想的多“你说他们是不是就等着咱们送上门去求他们呢?”
东有粮道:“这是要给咱们下马威想从一开始就制服了咱们呢。”
东老爷子叹气道:“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该有的礼数得有。”
东溟子煜道:“行那明日春雷叔跟着我去再叫上几个人提着礼物。”
东有粮道:“诶呀怎么今天出去没买礼物呀。”
东溟子煜道:“送点儿路上的土特产一家一小坛虎骨酒就行了。
咱们是逃荒来的就是送金子他们也不会高看咱们。”
大家都觉得有理这事就这么定了。
孙氏在东有银身后捅咕他的腰挤眉弄眼地提示让他提银子的事。
东有银狠狠地瞪了她一眼让她老实点儿自己可不带这头儿。
有那出头的狗子娘问道:“那啥啥时候分银子我家娃还没棉鞋呢。”
狗子哥儿俩都被抓走了她家都是老弱妇孺屁嘛儿没有全靠大家接济才活下来救人帮人他们是一点儿都没出力却是第一个要银子的。
不过她家人性差也没人觉得奇怪。
东春雷道:“我考虑了一天了我觉得分银子的事不急。”
狗子娘、孙氏和几个人齐声问道:“为么呀?”
钱老太上去捶了孙氏一拳“你懂个屁!这种大事有你张嘴的份儿?
就是分了银子也是老娘管你最多能看一眼!”
然后对东有银道:“老三管好你的婆娘还放出来丢人现眼别怪老娘不客气!眼皮子浅的东西!救人帮人的时候你出力了没有?
要钱倒是第一名脸真大!”
狗子娘和其他几个人的脸都红了知道钱老太这是指桑骂槐呢。
但她骂自家儿子、媳妇他们也不好说什么。
东有银的脸臊的黑红黑红的拽着孙氏回家窝棚了没一会儿窝棚里就传来被嘟着嘴惨叫的声音和挨打的声音。
这一路上一大家子睡在一起或者睡露天地儿孙氏很久没挨揍了忘了疼了现在每家一个窝棚倒是方便东有银揍她了。
钱老太装听不见的这个儿媳妇挨多少打都改不了主要是东有银自己的心也不正凡事让孙氏出头而已。
大家尴尬地互相看了一眼也装听不见的。
东溟子煜对东春雷道:“叔您接着说。”
东春雷道:“盖房子、开荒地若是一家家干那太慢了。
不如大家就这样一起干分工干大家都合作习惯了又快又好。
盖房子一家家来开荒地都开好以后再分到各家种。
家里外面都不耽误。
你不是说在地窝子里种菜吗?
挖不几个地窝子这菜谁种谁不种?
大家一路患难与共到了这里落下谁都不好。”
大家一听也是这么回事。
以前在村子里像盖房子、挖地窖这样的事也是每家出人去帮忙也不要工钱管顿饭就行。
谁家每个修房盖屋、红白喜事的?
这也是一种习俗。
现在大家都没房子怎么也是要互相帮忙的倒不如盖完房子再分银子。
东溟子煜道:“过日子手里没有银子也不行我看不如先将剩下的银子分一半让大家置办冬衣或者添点儿家什。”
立刻有人道:“对对对这要冬天了大人们好说娃子们怕是受不了。”
“针头线脑的是要买的。”
“路上丢了好些个东西锅碗瓢盆的都得置办点儿。”
东春雷道:“那……这银子要怎么分才公平?
有的人家老弱孩子多一路上干不多少活儿有的人家壮劳力和半大小子多干的都是力气活儿都一样可不行。”
东溟子煜早就想过这个问题了他让二郎找一堆小石子儿来用石子儿当银子给大家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