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七惊喜转身,还当官家想清楚了。
徽宗脸上的笑容有些牵强,也有一丝尴尬,目光微微躲闪道“皇后圣体欠佳,身侧又无良医照拂,不知可否请小七你每日进宫一趟?”
小七眼中的喜色悄然隐退,虽然心中对徽宗的做法颇有怨气,但听到他唤自己小七时,还是不由得心软了,最终答应下来。
徽宗大喜,连忙派人护送她出宫。
随即,他又急召几位亲信大臣进宫来商议要事。??.??????????.??????
以韩忠彦为首的几位大臣早就得到宫中生变的消息,因此都不敢睡下,在听到官家召见时,就匆匆忙忙的进宫了。
徽宗将方才发生的事与韩忠彦等人陈述了一遍后,问道“韩相以为,朕要如何选择?”
韩忠彦替他出过不少主意,当初要册封慕容复为藩王的是此人,事后又教唆自己需防对方的也是此人,可见其是个懂得审时变通之人。
而最令徽宗看重的,还是韩忠彦对他的忠心,只要是有对方在朝中一天,自己便可高枕无忧,因此遇事不决时,他就会召对方进宫来商议对策。
且每次韩忠彦都没有让他失望过,哪怕这次也是。
韩忠彦气定神闲道“官家心中疑病已生,此乃无症之症,若燕王的医术当真精湛了得,何不请他回京,一并替官家除祛此症?”
徽宗一时不解其意,问道“韩相也觉得,要让燕王回京?”
韩忠彦道“官家之所以犹疑不定,无非是皇后所患疾症,以及大宋江山之安,但微臣以为,燕王若是回京,二者皆可药到病除。”
徽宗隐隐猜到了什么,但还是有些不可确信道“是否有些太急了?”
韩忠彦道“燕北大军北伐,孤王回京,官家不觉得这正是天赐的良机吗?”
徽宗犹豫道“只是这天下悠悠众口……”
韩忠彦微微抬起头来,眼中寒光隐现,缓缓从口中吐出几个字来。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听到这话,身后的几名大臣都被吓得惊出了一身冷汗,纷纷将头低了下去,连大气都不敢喘一下。
而徽宗脸上的表情也逐渐变得微妙起来。
“半月之后,若无人可医治皇后疾症,便传朕口谕,召燕王回京!”
“臣,领旨!”
韩忠彦缓缓将头低下,嘴角勾起一抹渗人的笑容。
……
小七一回到王府,便立即写信让暗影楼的人带回燕北。
信中大致内容是告知王语嫣她们自己的近况,以及汴京发生的大事,同时信里还提到,让慕容复尽快返回龙城,若是京城有变,需要他立即乘神雕赶来一趟,或可救她们平安回到燕北。
小七相信,这天底下能治好皇后的唯有慕容复一人,官家此刻虽不愿答应,但等到皇后真正病危之际,他定是会同意此事的,以免到时候慕容复来不及赶来,小七这才传信让慕容复提前回燕北留候,等到官家一答应,即可在第一时间乘坐神雕赶往。
随着时间过去,天下自负医术了得的名医都纷纷赶到了汴京城内,就连西夏、大理、吐蕃、大辽的医者,也在得知此事后不远万里的赶来。
其中有的是为了扬名,有的则是各国派出的细作,想要趁机混入队伍之中,打听大宋的情报。
一时间,整个汴京的陌生面孔都变得多了起来,光是在开封府衙记录在册的名医就有数十人,而那些手握祖传偏方,可医沉疴杂症的医者,更是有着数百人之多,但这毕竟是给皇后治病,不可能让他们每个人都试上一遍,无奈,官家只能命太医院的太医前往筛选这些民间大夫。
如果有合适的就带进宫内,让御医再审核一遍,如此才能给皇后看病。
太医院的人都亲自诊断过皇后的病情,因此只要一番拷问,就能知道对方的深浅,无需再统一筛选,考验他们的医术。
离皇后病重转眼已经过了十天,各地赶来的医者已经达到了上千人之多,经太医院和御医筛选后,也只有六人勉强合格,能进宫替皇后诊断。
当徽宗满怀希望的赶来仁明殿时,看到的却只是一个个号完脉后,垂首摇头的庸医。
他们虽能说出皇后的病情,却始终找不到病症所在,正巧他们也赶上小七每日替皇后施针的时候,在见识到她那玄妙的针法后,自愧不如的六人本来还想冒险用银针刺穴一试,但现在看来,以他们的医术就算用银针刺穴也无用,弄不好,反而还会招来一个亵渎圣体之罪,那可担待不起。
看着毫无用处的六人,徽宗内心的怒火便瞬间腾起,差点没忍住让侍卫将他们拖出去斩了。
难不成这天底下除了慕容复外,就真的无人能医治他的皇后了吗?
如此又等了三天,眼看离小七所说的一月只剩下十七天不到了,徽宗与当晚再次召见韩忠彦和朝中几位大臣,商议了一晚后,次日便找到了燕王妃,同意了召燕王回京替皇后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