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牧野的批注极快,一本批完,一旁的木婉便收好,然后摊开另外一册。
顿时,第二位学子的姓名显露。
“hj县曲中韶。”
“绝句十二篇。”
有人去看那诗文,有人去寻这位曲中韶在何处,有人好奇的等待韩牧野批注诗文。
韩牧野目光落在诗文上,沉吟一下,转过头道“刘纵元大宗师,这写景的诗文是你最擅长,可能看一眼”
听到他的话,一位身形高瘦,长须飘飘的五旬老者走上前,将那纸页拿起。
“是文坛诗宗刘纵元大宗师”
“天哪,我的诗文要是能得刘大师点评一句,我就是,就是,就是现在让我跳下永定河也甘愿啊”
无数的羡慕惊呼声里,画舫中,穿着白袍,面色激动的青年站起身。
他向着光幕躬身施礼,然后静静等待。
他就是曲中韶。
作为研修诗词一道的儒修,能得诗宗一句点评,足慰三生。
“恩,还行。”刘纵元轻声开口。
就这一句,让曲中韶泪流满面。
苦学三十年,能得大宗师一句“还行”足矣
刘纵元没有再点评,只是将那纸页折起,收入大袖。
收入囊中,这是愿意收为弟子吗
画舫,河岸,一片吸气声。
机缘
不只是青藤先生讲课收徒,连其他大儒也愿意收弟子
仙舟上,刘纵元这一举动,让其他不少大儒好奇。
真收弟子
“牧野大宗师,你看看还收了其他什么诗词,皆拿我看看。”刘纵元往前走几步,坐到韩牧野身侧不远,轻声开口。
韩牧野笑着将那一叠书册翻翻,寻出几份纸页。
刘纵元大宗师要评诗
上一次刘大宗师评点诗词,还是二十年前,在丰雨楼的文会上,与大宗师冯兆对诗时候吧
“是我的诗文”一艘画舫上,有人惊呼。
周围,全是羡慕之声。
不过更多人已经顾不得去羡慕其他人了。
仙舟甲板上,一位位大儒上前盘坐,仙舟上那些少年男女将小案摆上,然后驾着小船往画舫而来。
今日,仙舟之上,百位大宗师与半圣,要当众评点诗词文章
如此盛会,天玄从不曾有
便是皇城书院中,平日也不会有这等盛事
今日这机会抓住,能得大宗师认可,此生飞黄腾达。
便是不能被看上,能有大宗师评点一句,也能受用终生。
有准备好书册的学子,赶紧将自己的书册拿出,焦急的等待着。
没有备书册的,此时连忙伏案疾书,将从前所记的文章默写出来。
也有临时在那苦思冥想的学子,身旁穿着彩衣的女子不敢打扰,就是将笔墨纸砚备好。
“这,这才是文会啊”
河岸边,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颤巍巍开口。
这句话让身边人都是点头。
以往那种大师聚会,杯筹交错,相互吹捧,再将几首早写下的诗念出来,借机扬名。
今日,大儒不为扬名,却是能以真才实学,教化无数。
今日之后,不知有多少人此生都会无悔追求儒道。
“哎,老夫身为皇城书院副掌院,见此一幕,惭愧啊”言真轻看向错落盘坐大儒的甲板,面上露出感慨之色。
一份份书册翻开批注,这样的文会,不是比相互轻谈闲聊的文会胜过百倍
他往前走一步,也是盘膝而坐。
光幕之中,一位位大儒开始批注书册,也有时候会出现画舫上情形。
那些紧张等待的面孔,激动不安的表情,都映照出来。
没人嘲笑,反而是羡慕。
有那奋笔疾书,打翻了墨汁而不自知的。
有那满头大汗顾不得擦,身边彩衣女子心疼上前擦拭的。
还有面上神情淡然,实在手握拳骨节发白的。
世间百态,何不是修行
这一刻,无尽的浩然气凭空而起,弥漫大河。
这浩然气之浓郁,竟是能与皇城之中的浩然气争锋。
盘坐在甲板上的徐谓面带微笑,身周的迷障之力与浩然气相合,慢慢化为一座虚幻的书院样子。
青藤书院。
满眼墨色的葡萄藤,斑驳的墙壁上,全是疏狂的文字。
“青藤,这份胡阳县赵普志的论学颇有可取之处,你看看。”大儒黄宗之高声开口。
此时光幕上画面不是在仙舟上,而是出现了一艘画舫上,面带错愕与惊喜的青年身上。
这就是幸运儿
掌控光幕运转的修行者似乎得到授意,光幕给那些学子儒生的画面比大儒还多。
一旦有被举荐的书册文章,光幕之中就会浮现那位学子的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