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其他类型>2023幼儿保教知识点> 第1章 学前教育的原则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章 学前教育的原则(1 / 1)

一般原则:(简答)p115

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和合法权益的原则

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

保障儿童的合法权益

发展适宜性原则

目标性原则

主体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

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坚持开放办学的原则

整合性原则

特殊原则:(简答)p117

保教结合原则

(1)保育和教育是学前教育机构两大方面的工作

(2)保育和教育工作相互联系、相互渗透

2.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

游戏最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是儿童最愿意从事的活动,最能满足儿童的需要,具有其他活动所不能替代的教育价值

教育的活动性和直观性原则。

学前儿童思维具体形象性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必须通过活动去接触各种事物和现象。儿童通过与人交往,实际操作物体,才能逐步积累经验

生活化和一日活动的整体性原则

教育生活化

生活教育化

发挥一日活动整体功能

三、简述学前教育原则一般原则?特殊原则(只写大点)

四、学前教育与政治:(次重点)p118-119

学前教育的政治功能

培养合格的公民

传播政治意识,倡导主流政治价值观

政治对学前教育的制约

社会政治制约着学前教育的性质和目的

社会政治影响着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数量

五、学前教育对儿童发展的作用:(次重点)(简答)p120-121

引导作用

学前教育能改变脑组织和保证人体的正常发育

学前教育能诱发儿童能力的产生和发展

补偿作用

诊断、矫治的作用

六、儿童发展对学前教育的制约(次重点,知道大点即可) p121

儿童身心发展的水平制约着学前教育的难易程度

儿童身心发展的速度制约着学前教育要求递进的坡度

儿童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决定学前教育的阶段性

儿童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要求学前教育具有多样性

七、幼儿教育的意义(次重点简答) p129

幼儿教育对个体发展的意义

促进生长发育,提高身体素质

开发大脑潜力,促进智力发展

发展个性,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

培养美感,促进想象力,创造性的发展

幼儿教育对社会的意义(加一点自己的解释)

幼儿教育通过服务于家长而间接影响社会的发展

幼儿教育通过影响幼儿的发展从而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间接影响

八、幼儿德育的意义(简答):p132

德育是幼儿健康成长的需要。由于幼儿知识、经验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差,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要保证幼儿健康成长,必须重视并加强幼儿的德育

德育为体育、智育和美育提供支持。通过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和个性的品质,有力地促进了体育、智育和美育等活动的完成

德育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需要。未来社会要求年轻一代对新事物存有敏锐感,惜时、守信,有勇于进取和开拓的精神。这些品质必须从幼儿期开始培养,在人生初期就进行这方面的教育,正是幼儿德育对社会的责任

九、现代儿童观:(简答)p137

儿童是人。是具有独立个体的人,有着不同于成人的独特的看法、想法和情感。

儿童是发展中的人。儿童是一个全方位不断发展的“整体”的人,成人应尊重和满足儿童各种发展的需要。

儿童是权利的主体。具有相同的价值,法律赋予了儿童基本的人权。

十、幼儿教师:(问法:幼儿教师与其他教师具有哪些特殊性、特点、不同?)

(简答只背大点?自己解释)(次重点不着急背但必须要记)p137

劳动对象的主体性和幼稚性

劳动内容的全面性和细致性

劳动手段的主体性和示范性

劳动过程的创造性和灵活性

劳动周期的长期性和滞后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