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幽怨的瞪了方永一眼,双手放在方永肩上,这才找到支撑点站稳身子。
“我叫卓文后,是男人!”
是男人三个字说的很重,似乎是不想暴露女儿身份。
见卓文后没有怪罪,方永也便不再理会,抬头望向大殿上方。
一名太监拿着卷轴从大殿后门走了出来。
与此同时,敞开的殿门迅速关闭。
“子时三刻已过。”
“但凡进入殿中的才子佳人,皆为此次诗会入围者。”
“此次诗会共分五轮。”
“五轮比试不分时间先后,一旦通过前一轮考官认可,便可以进入下一轮比试。”
“每轮比试都有对应的考官进行评分。”
“得分最高者,当为今年江南除夕诗会的榜首。”
“五轮比试题目已经全部公布,第一轮比试以侠为题作诗,得到考官认可后,可自行通过后门进入下一轮。”
太监话音刚落,一道尖锐的声音便从人群中响起。
“本官来!”
只见付东海撞开人群走了上去。
“本官已有佳作。”
付东海藐视殿下众人,自信满满的在卷轴上写下了诗句。
主考官王恕拿起卷轴看了一眼。
“仗剑一长笑,出门游四方,雄心吞宇宙,侠骨耐风霜。”
“是一首好诗。”
“可入下一轮。”
说罢,把卷轴放到了一边。
见付东海进入下一轮,不少人开始眼红。
“本世子心中亦有拙作,让本世子来。”
“小生也有想法,可否让小生试上一试。”
“本公子乃是徐州大将军之子,让本公子先来……”
一个个饱读诗书的风流才子涌上大殿。
方永静静地站在原地,不为所动。
不得不承认,付东海刚才所作是一首好诗,不过从主考官的脸色判断,似乎并不如意。
这是由朝廷牵头举办的诗会,不是江湖侠骨柔肠。
每一道题目都蕴含着深意。
想要获得高分,就必须参透其中的意思。
卓文后双手抱在胸前,一双幽怨的眼睛从未从方永的脸上挪开过。
“本公子认得你。”
“本公子在赏花大会的时候见过你。”
“送本公子一首过关的诗,刚才的事本公子就不和你计较了。”
“不然的话……“
卓文后举起秀拳,做出一副要打人的模样。
“不然你就死定了。”
方永皱眉望向卓文后的手腕。
卓文后手腕上带着一个铁镯子。
铁器的使用受到朝廷严格控制,把铁器打造成首饰戴在身上,要比穿金戴银还要困难。
这女人,身份不低。
方永心中打起了算盘。
“把手伸出来。”
“我送你过关。”
方永在卓文后的手掌心写下一首诗。
“你且去试试。”
“若是不能过关,我再重新给你作一首。”
卓文后默念了一遍方永写下的诗句,眼中那抹幽怨转而变成了泪光涌动。
“算你识相。”
她哽咽着转过身,快步走向主考官。
方永目视着卓文后在主考官面前写下诗句。
“好!”
“好呀!”
“本官已经多年没有见到过如此惊世骇俗的好诗了。”
“公子可以去下一关了。”
听到大殿上方传来的赞赏,方永心中大喜。
果然不出他所料。
第一轮的考题根本不是考什么侠骨柔肠。
而是在考民生。
所谓侠,拆解开来可做仁义二字。
而侠字本身有抑强扶弱的意思,搭配上大隋近些年仁义治国的理念,再联系到今年江南雪灾及倭寇造成的混乱。
不难猜出,朝廷是想让参与诗会比斗的人诉说民生疾苦。
方永穿过人群走向其中一位空闲的考官。
“考官大人,下官心中已经有了心仪之作。”
考官随手把一份空白的卷轴扔到书案上,没给方永半点好脸色。
“写吧。”
“方家的败家子……”
“本官可要先提醒你。”
“在本官这里写诗,本官是会大声宣读出来的。”
“不想丢脸的话就滚回去想想,或者去找王恕。”
“放眼整个江南,也就
只有你舔得最好的王家会给你几分面子了。”
他承认方永在诗词文章上有些造诣,但这次诗会今非昔比。
第一轮都已经过去一个多时辰了,真正能够押题的就只有两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