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应过他们的首领,给他们一个埋骨之地。”
阳春儿猛地打开了方永放在她脑袋上的
手,幽怨的转过身去。
“哼!”
“不想理你!”
定彦平拉着一张脸,亦是有所不满。
“要么烧成灰。”
“要么扔去乱葬岗。”
“金陵城没有掩埋倭寇尸体的地方。”
方永不容反驳道。
“有!”
“城南,三亩地!”
土地到手,筹谋已久的布局,也该付诸实践了。
“安排八十名家丁过去,掩埋完尸体后,就地清理房屋居住,等候吩咐。”
“发布告示,告知所有金陵农户,方家有亩产六千斤的粮食种子。”
“即日起,诚请金陵农户前往城南三亩地帮忙耕种。”
“但凡愿意前来帮忙的农户,方家皆可传授种子和栽种之法。”
“另!”
“以重金招募木工、泥瓦匠和铁匠等百工匠人,搭建兵器铸造坊和学堂。”
“聘请教书先生前往学堂授课。”
“愿意签下卖身契入驻兵器坊之人,每月可得十两纹银月俸,家中妻儿可搬迁至三亩地,孩童可无偿入三亩地学堂授课。”
“愿入学堂教书的先生,衣食起居由方府出钱供应,每月额外再得十两纹银。”
秀才地位不高,但有一个普通读书人羡慕的权力。
开设学堂!
和方家败家子同年考上秀才的程知初,就是靠开设学堂谋生。
在大隋,教书育人的花费很高。
只有稍微有些钱势的人才有能力把子嗣送入学堂读书识字。
无偿授课,于那些靠手艺
活谋生却毫无文化的家庭而言绝对是个天大的诱惑。
听到方永下令播种红薯的命令,定彦平疲惫的身心勉强打起了几分精神。
终于要有大动作了。
倭寇之乱已平。
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方府怕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