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义在旧派与军中的威望极大,所以说在游说旧派与军中朋友时应该并不会遇上什么麻烦,只不过在与中立派的游说可能会遇到难题。所以徐义 选择先前往中立派进行游说。
太尉府中,一位身穿官袍的中年男子,与徐义相对而坐,在其一旁的还有少府卿与太常卿。其三人是中立派的代表。
其中太尉向徐义询问道:“不知徐将军将我们聚在此处所为何事?”
在刚刚徐义进入太尉府之前,便招呼下人将其他二人“请”到太尉府中。因为丞相势大,加上现在时间不多了,无奈徐义只能叫人用一些特殊的手段将二人“请”过来。
徐义听完太尉的话,表情严肃,郑重的说道:“叫大家过来,想必大家心中也清楚,王朝忠独权,兵变是迟早的事。还望诸位早早的给我一个答复,是大王?还是丞相?”
太尉听后将手中的茶杯砸出,并指着徐义呵斥道。
“徐义!你算什么东西,先王赐我太尉之职,岂容你在这里指手画脚的?”
徐义听后蹲下身来,将太尉所丢的茶杯捡起,茶杯并没有破碎,徐义将其捡起再次放到太尉面前,边缓缓倒茶,边对太尉沉声说道 。
“太尉说的对,先王赐你太尉一职,可是你尽其职了吗?如今国家危难,内忧外患,贼臣独权,你却还在这里委曲求全,不为所动。”
话说完茶水溢满,太尉听后拍桌起身对着徐义厉声说道。
“国家为何为难?为何内忧外患?大王昏庸无道,丞相不理朝政,独揽大权,二人皆昏庸,你让我如何去做?”
徐义听后沉重的说:“大王已然改变,我徐义奉大王之命,转告你们,如若王朝忠谋反,诸位若想投诚,阳城城门之上可保诸位性命无忧,王命已至望各位好自斟酌,既然如此,那徐某就先靠退了。 ”
徐义说完便扬长而去,在其一旁的太常卿听后面露凶色想起身做些什么,却被太尉拦住。
待徐义走远后,一旁的太常卿愤然起身,生气的对着太尉说:“你拦我做什么,难道你真的想要与丞相为敌?丞相执政多时,大王又怎会是他的对手。”
太尉听后郑重的对其说道:“徐义刚刚的第一句话,听起来并不像假话。”
一旁的少府卿听后也起身疑惑着询问道:“李大人是说,大王改变?”
太尉听后点了点头,而在一旁的太常卿则生气的说道:“改变?如果大王改变,又怎会是当今之局面?国家又怎会是当今之动乱?”
太尉听后并没有接这个话题,而是画风一转郑重的对其说道:“不论如何,现在也不是杀徐义的局面,你若真想给王朝忠卖命,等到他叛乱在前去投诚就好了,现在杀徐义以表忠诚并不是明智之举,还请王察大人好自珍重。”太尉边说还边看着太常卿,而太常卿则在一旁一股桀骜不驯的样子看着太尉说话。
太尉说完后,便准备迈步离开房间,少府卿见状,连忙抓起太尉的手腕询问道:“李大人,你这是做什么?”
李正听后沉重的说道:“既然你我三人道不同,那么就没有什么要商谈的余地了,两位大人既来到我府中,李某断不会驱赶二位,只能由李某先行告退,二位请便。”
言罢李正便头也不回的离开了此房间,李正走后少府卿扭头愤怒的看着王察也就是太常卿对其说道。
“你刚刚为什么想要杀徐义?你可知道徐义是旧派的代表,最近又和大王走的很近,你杀了他只会惹祸上身。”少府卿言语急切,有些慌张。
王察听后安慰的说道:“你慌什么,李正不识大体,但你我二人可借此机会将大王此举,告知丞相,待丞相坐上王位,你我二人的地位将青云直上,到时那小小的徐义又算的了什么?”
王察的言语不难看出他的激动,使在一旁的少府卿听后神色稳定了许多。
因为中立派其实一直并不团结,丞相派与旧派一直都在给中立派一众施加压力,使得 李正为首的想要加入旧派稳固王权,而王察为首的想要加入丞相一派,但为了稳固中立派的地位,大家并没有选择翻脸,而是在等一个合适的时机,而徐义也是知道其中缘由,才将三人聚集此处,让其做个了断。
而少府卿所担心的就是自己对外和王察关系甚好,怕王察与李正翻脸,李正会找机会杀了自己,从而一人掌握中立派,不过听了王察说的话少府卿的神色显然好了许多。
“王大人此计甚妙,那我们何时前往丞相府?向丞相禀报此事?”
王察听后思索了一会儿说道:“待你我用完午膳,再去前往禀报。刘大人觉得如何?”
少府卿听后起身对王察说道:“好!既然如此,那便等刘某用完午膳,便去王大人的府邸与王大人一起。只是刘某用膳比较慢,还望王大人多多等待。”
王察听后愉悦的说道:“唉,刘大人这说的什么话,自今日起后你我便是一同经历生死的兄弟,这点小事何足挂职,王某自当在府中恭候刘大人。”
说吧二人满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