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白头小王爷> 第3章 挖坑杀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章 挖坑杀人(1 / 2)

已是五更天,王爷仍如木头,没有丝毫苏醒的迹象,要不是尚有一丝鼻息,他们真得准备后事了。

到了这份儿上,周洋沉不住气了,几乎要派人上山挖坑。

周仁儒仍是静如止水,表情没有变化,还那么深沉,让人永远猜不透心思。

倒是秀珠这丫头,还是那么执着,握着小王爷的手,不时叫他的名字,嗓子早已沙哑,眼泪早已干涸,脸上仍有着期望之色,那份痴情劲儿谁见了能不动容?

周仁儒看在眼里,暗暗为之忧心。

周洋受不了了,嚷嚷道:“妹妹,你何必这样呢,以你的人材,以后肯定能找到比他强一百倍一千倍的好男人。你犯不上对一个废物这么痴情。”

秀珠恼了,头也不回地吼道:“滚开,我不想听你啰嗦。”

周洋火冒三丈,正想再教训几句秀珠,可是见到父亲投来的严肃目光,便只好忍住了。

父亲向他使个眼色,他便跟着出了房门。

周仁儒向厨房要了酒菜,便把儿子领进自己的房间。

在暗淡的烛光的跳动下,矮小的周仁儒坐在一把太师椅上,瘦长的脸上半明半暗,细长的眼睛眯着,不时捋着花白的胡须。

身高丈二健壮如虎的周洋,腰悬佩刀,躬身站立。

别看是父子,周洋在父亲面前总是神经崩得紧紧的,比见到任何大人物都要紧张。

他们在讨论纸笺上传来的京城的消息。

“爹,那个狗皇帝也够狠的,自己拍屁股跑路了,却让辽王这傻子去守京城。这小子再不讨人喜爱吧,好歹也是他儿子啊。”

周仁儒哈哈一笑,说道:“这正是我们的大好机会啊,只要善加利用,报仇大计可成矣。”

周洋看到一向严肃的父亲笑了,他也陪着笑了。

他们都知道,辽王此去京城,凭他的那二把刷子,定是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头。

只要了解当前形势的人,都会轻易得出如此结论。

这种形势的形成,还得从胡汉两家的关系变化说起。

五年前,胡人在单于抹顿的率领下犯边,汉军奋力厮杀,胡人并没占到便宜。

几度交锋,杀得血肉横飞,地动山摇,仍难分胜负。

在这种情况下,汉家皇帝提出议和,抹顿同意,但要汉家每年进贡白银100万两,绢50万匹,并开放边城阳关,双方进行贸易往来。

对开展贸易,皇帝没意见,可进贡岁币他可不干。

于是,双方接着打,由于胡人战斗力强悍,在接下来的战斗中,汉家败多胜少,皇帝只好同意耻辱条件,按对方要求行事。

文武大臣本来反对,可皇帝下令,谁反对,杀谁头。

好在这岁币对汉家来说,算不上多大负担,只是有损大武声威。

皇帝不服气,抓紧练兵,增强军力,要寻找机会,一雪前耻。

五年后,机会终于来了,老单于抹顿病死,新单于卷耳上台,传言都称卷耳是个无能之辈,军事才能远不及其父。

皇帝大喜,下令出兵,十万大军趁黑出关,一举杀向敌军。

谁知道传言有误,卷耳的本事犹在乃父之上,更有个能干的妹妹海兰公主助阵,结果这十万大军踏上草原百里,便进了胡人的包围圈,主将拼死突围,只领回不到一万人。

天子闻讯大怒,下旨诛杀主将满门,并派使者去胡地通好,恢复往日关系。

卷耳点头,他的条件是阳关继续通商,但汉家的岁币要增量,即白银二百万两,绢一百万匹。

这是狮子大开口啊,比原来增加了一倍。

这样的条件,皇帝可不敢答应,这要是答应了,皇家威仪何在?

那些文武百官会骂死你,天下百姓也会用口水淹死你。

这次你就是杀头,也压不住大家的怒气了。

当皇帝拒绝这耻辱的条件后,卷耳和海兰公主率领骑兵十万南下,本以为固若金汤的阳关可以挡住胡人的铁蹄,不想十几日便沦陷了,胡人趁热打铁,连下十几城,人马离京城越来越近了。

皇帝惊恐,又考虑答应耻辱条件,但大臣们坚决反对,他们表示,宁可粉身碎骨,也决不对敌妥协。

眼瞅着城池一一陷落,皇帝寝食不安,连连增兵前线,意图挡住敌兵,可他的想法落空了,前线传来的战报总是令人沮丧的。

在此形势下,他想派太子亲往前线迎敌,吓得太子跪倒在地,痛哭流涕,说什么他不怕死,他为大武国捐躯也死得其所,只是怕再不能随侍父亲身边,再不能尽孝道。

他这么一哭,弄得皇帝心中很不是滋味儿,甚至怀疑自己当初立储的眼光了。

太子哭罢,给皇帝献上一计,就是以泰山封禅和巡视南方为名出行,尽快离开这是非之地。

这样做的好处是保全了自己,使亲族不受兵灾之害,还可以把这帮反对纳贡的家伙们留在京城。一旦城破,他们陪葬好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