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李花花在内的几个李家小子,则是有些懵圈的看着这一幕。
咱们是不是也应该上去抱着哭一哭?
可是他们真的不认识这好看夫人是谁啊!
算了,还是看戏吧。
一刻钟后,终于恢复了安静。
李阿奶红着眼眶拉着李翠荷的手,对李花花几个在内的孩子道:“这是你们二姑。大丫二丫,这是你二姨。”
“二姑。”
“二姨。”
等情绪平息后,一家人才问李翠荷家中情况。
原来,他们苏家本来是秦州一家小商户,靠着苏良的打拼买了几间铺子,生活过得也还算富裕。
可是昨夜北方鞑子已经攻破了定州,秦州知府知道消息后弃城而逃。
满城百姓知道消息后,慌了神,纷纷连夜破城而逃。外面的流民见到粮食,像狼见到猎物一般疯狂抢夺粮食。
而苏家也是逃难者中受害的一员,三百斤用来逃命的粮食全部被抢,家里的几个丫鬟和小厮也被打死在了混乱中。
他们也只有这前头的一辆马车逃了出来。
李家众人听后纷纷叹气,“翠荷,人逃出来了就行,只要人还在,一切都还有希望。”
二叔让自家的婆娘去拿了些糙米递给李翠荷,还不断安慰道。
二婶子虽然平时泼辣和吃不了亏,但是在大是大非上还是比较清醒,对自己丈夫的此举也没说什么。
李阿奶也拿了些粮食出来,“翠荷,咱们也没多少粮食,这些粮食还是靠你侄女花花带着众人挖药材换的,你先回去把今天的饭煮了,日后咱们再想下昂办法。”
李翠荷其实也不是为了粮食才来的,虽然他们现在没有了粮食,但是当年做的事情,她怎么也没有脸面再来求娘家人接济。
只是她想不到,娘家人对她还如此的好,愿意主动接济她。她心里也是感激不已。
众人都在见到二姑的喜悦中,只有李花花眉头紧皱,而后朝村长李福那边去了。
李老汉家的二闺女回来,大家都好奇的去围观了。村长李福也想去,但是他现在作为一村之长,人家儿女团聚,他带着众人去围观也实在说不上好。
所以这会儿虽然人坐在自家的休息地,但心早已不知飘哪去了。
“五叔。”
“五叔?”
李花花用手在发愣的村长眼睛前晃了晃。
“花花啊,听说你二姑来见你们了?”
唉嗨,自己刚刚还好奇呢,这下解惑的不就来了?
“嗯。”
“来来来,快给叔说说,你二姑回来是发生了啥,她有没有说她这些年去了哪?过的咋样?”
李花花听到这一串问题从村长口中问出,人都傻了。
严肃的开口道:“五叔,这些问题你可以去问我阿爷。现在我有更重要的事。”
听到有更重要的事,李福也收起来八卦对目光,咳了两声然后开口。
“啥事?”
“鞑子攻破了定州,秦州知府弃城而逃了,鞑子估计两日内就能打到秦州,咱们时间不多了。”
李福听后脸色都白了,近日来的快速赶路村民们都已经苦不堪言了,现在鞑子这么快就打到面前了,这不是把他们往死路上逼吗?
这是什么世道,这是什么朝廷啊?!
“让人马上收拾东西,准备赶路吧。”
李福一声喟叹,五奈的下了这个决定。
不逃?
不逃就只有死了!
他们活在这最底层的百姓,有谁管呢?又有谁救呢?
只有自救,苟延残喘,才能有活路啊。
李花花看着这个年商三十多岁,满脸疲惫与无奈,那是被压得喘不过气来绝望。
透过前年时间的缝隙,李花花切身的感受到了那些史书上波澜壮阔的战争背后,底层人民敌挣扎。
转身,敲起了铜锣。
不过片刻,李花花便把原因解释了一遍,然后带着众人上路了。
今天必须在日落之前踏上小路。
其实这时候,官道上已经热闹了起来。
秦州城内逃出来的百姓和滞留城外的流民反应了过来,此刻也已经在李花花队伍后面继续这逃命之旅。
苏家。
李翠荷把娘家给的粮食拿了回去,然后拿了些银子给娘家人送去。
她从小生活在乡野,知道没有粮食吃是一件多么恐怖的事。而在这逃难途中,粮食可以等同于人命。
娘家竟然还愿意拿出粮食接济她这个不孝女,她也不能白拿娘家的东西。
送了银子赶紧做饭,家里下人都没能逃出来,这饭也只能自己动手了。
不过这些事对她来说也不难,只是多年不曾做而已。
“吃吃吃!你这个没头脑的,拿着咱们家的银子去给娘家,你好大的胆子。咱们良儿娶了你这个